2025年盛夏,骄阳似火却难挡青春热情,“蜂酿山乡”实践队走进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开展了一场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试点,龙观乡独特的生态魅力与蓬勃的产业活力,为实践队提供了丰富的调研素材与深刻的实践感悟。
龙观乡地处四明山东麓,森林覆盖率高达86%,宛如一颗镶嵌在群山中的绿色明珠。初入龙观,“蜂酿山乡”实践队便被这里丰富的生物资源所震撼。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队员们深入中坡山森林公园、鸳鸯湖等生态保护区,开启了一场探秘之旅。
在蕨步道上,队员们仔细观察着形态各异的蕨类植物,从中华水韭到桫椤,这些古老的“活化石”见证了龙观乡悠久的生态历史。而在鸳鸯湖畔,中国雨蛙的清脆鸣叫此起彼伏,队员们屏息凝神,用镜头记录下这些珍稀物种的灵动身影。据统计,龙观乡拥有57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龙观乡的生态保护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从被动治理到主动守护的转变。”龙观乡生态环境办公室负责人向实践队介绍道。近年来,龙观乡通过封山育林、生态修复、科技监测等措施,构建了全方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例如,在公路建设中避开生态红线,为鸟类设置人工鸟巢和昆虫旅馆;与中国计量大学合作建立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库,实时监测物种变化。这些举措不仅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生物多样性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在龙观乡,“蜜蜂经济”已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实践队来到四明山中华蜜蜂养殖基地,实地探访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
基地内,一排排整齐的蜂箱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养蜂户何松才正忙碌地检查着蜂群。“以前养蜂是‘靠天吃饭’,现在有了科技支撑,产量和质量都提升了。”何松才笑着对队员们说。据了解,宁波易乐达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为周边村民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并开发蜂蜜酒、蜂蜜糕点等衍生品,延伸产业链。2024年,蜜蜂科普基地年引流超6万人次,带动餐饮、住宿收入超150万元,户均增收30%。
(文/应佳璇 ,图片/李加,来源/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蜂酿山乡”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