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国家的未来,素质教育的普及已经刻不容缓。然而,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山区地区的教学资源明显少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了解山区孩子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中国计量大学量教有为团队决定在今年暑假前往大理山区焦石完小进行十天的志愿支教活动。

本次支教志愿人数多达二十余人,是量教有为团队历年来支教人数最多的一次。为了活动的圆满进行,支教团队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校内的活动宣传、支教志愿者的招募,以及支教的流程规划和具体的教学课程安排。

在七月二日的凌晨,支教团队经过三天的旅程,终于到达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地。尽管时间已是午夜时分,但当地的民宿主人还是热情地接待了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再经过一天的整顿休息后,次日,支教团队便动身前往了当地的小学——焦石完小。学校不大,每个年级一个班,只有三幢矮楼和一个小操场。初进校门,校长便热情地迎接了支教团队,并安排了图书室作为支教老师的备课教室。据了解,当地的孩子们学习意愿较低,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还有不少孩子认为学习没用,不想学习。支教志愿者们心中明了,此次支教活动的任务远比想象之中要更加严峻,不仅仅是要提高焦石完小学生的成绩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不仅仅是谋取名利的工具,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让人说话有道理,做事有余地,出言有尺度,遇事有分寸,这才是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本次支教活动,老师们不仅为山区孩子们认真准备了语文数学等主要课程,还开设了一些特色课,其中包括太极拳、音乐课、科学实验课。尽管特色课程并不是义务教育的重点,但在学习任务较轻的小学阶段,适当开展特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孩子的动手和实践能力。面对平时从未开设过的特色课程,焦石完小的孩子们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和专注,这也让支教老师们欣慰地意识到开设特色课程确实有益于学生的成长,特别是在资源匮乏的山区完小。
趁着这次机会,团队还在支教之余组织队员进行了数次调研。大理自然环境优越,日照时间充足,昼夜温差大,空气纯净,水源优质等优势条件,为当地农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量教有为团队调研了当地的新希望蝶泉乳业。工厂内采用透明化生产,透过玻璃墙,可以看到车间里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运作着工作间里大大小小的机械。整个工作车间干净整洁,分工有序,严格遵守各项指标,只为让消费者能喝到优质的牛奶。


团队还调研了当地的非遗——邓川汉调。邓川汉调是白族男女用汉族对唱的山歌,被人们称为白、汉民族文化融合的活化石,在洱源县邓川镇、右所镇一带广泛传唱。邓川汉调形式自由,但要求既要有出口成章之才,又要有随机应变之功,唱词的句意不仅要承上,还要有所发展。从民宿步行二十余分钟,调研小队便到达了邓川汉调传习所。刚进门,两位非遗传承人——张子义和赵润香老师就热情地欢迎了前来调研的团队成员。两位老师对调研团队的到来十分高兴,尽管近年来赵润香老师的身体大不如前,但还是坚持要和张子义老师一起为这些前来学习的年轻人们唱上几句。老师的声音时而豪放时而婉转,让前来调研的团队成员听的入迷了。张子义老师还展示了一些古典乐器的用法,并让志愿者们都亲手尝试了一番。非遗的传承迫在眉睫,“有人学,我们就愿意教”,两位老师迫切地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了解邓川汉调,希望能把这个民间文化延续下去。



十天的支教活动即将迎来尾声。在红旗下,全体师生为支教团队举行了送别仪式,并进行了合影。下午,各年级的支教老师都举行了告别会,并向孩子们送出了自己的祝福。十天的支教活动虽然短暂,但相信一次次的支教活动为山区孩子们带来的影响将会是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