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无锡学院风云科普队《诗词中的物候学》
2023-07-18 作者:无锡学院 何晓敏 来源:原创 关注:
近年来,气象灾害频发,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意识的宣传,无锡学院风云科普队深入探索,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宣传活动——《诗词中的物候学》。通过解读古诗词中蕴含的气象学知识,我们希望向广大公众传播预防灾害的重要性,让大家深入了解气象学,并借助古诗词的优美旋律,将科学知识传递给更多人。

“物候学”:了解季节变迁的窗口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物候学”的含义。物候学是研究季节变迁和生物周期的科学,它通过观察事物的生长发育和自然现象的变化,推算出季节转换的时间和规律。而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古诗词常常以描绘自然为基础,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自然景观的赞美,也通过对气象变化的观察,隐含着丰富的物候学知识。
“寒食”:天气变化的线索
举个例子,我们来看看古代的诗人如何通过描写“寒食”来反映天气的变化。寒食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清明前后举行。而古人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正是对清明时节多雨的描写。例如韩愈的《寒食随眠体》中就写道:“时节乱离生烟杳,风和天远山河冻”,这句诗表达了春天天气变化多端的特点,暗含了春季烟霾频发的警示意义。
“夏天”:蒸腾作用的奇迹
古诗词中也常出现对夏季气象现象的描写,比如白居易的《夏日山居》:“烈日炎炎何处避,暑气消银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里不仅展现了夏日的炎热,同时也呈现了夜晚凉爽的景象。这与蒸腾作用的物理原理是紧密相连的。夏天气温高,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经过蒸腾作用释放出大量水蒸气,使得周边环境温度得以降低。因此,夏季常伴随着炎热白天和凉爽夜晚。
“秋高气爽”:气压变化与诗意结合
而诗词对于秋季气象现象的描绘更是琳琅满目。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凉爽、牛郎织女相会的美景,贴合了秋天气温下降、天空湛蓝的特点。同时,诗中出现的“凉如水”也暗示了气压的变化,进一步丰富了诗意。
“白雪纷纷”:气象变化与自然景观的和谐
最后,气象学知识还体现在描写冬季的古诗词中。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降雪,展示了壮丽景色中气象变化的壮丽和谐。当然,冬天的气象变化有时也会造成雪灾、寒冷侵袭等问题,因此我们在欣赏这些壮美景色的同时,也要加强防寒保暖等准备工作。
总之,《诗词中的物候学》既是对古诗词的解读,也是对气象学知识的传播。通过揭示古诗词中隐藏的气象学知识,我们希望能够让大家了解气象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方法,提高公众的气象安全意识。只有深入掌握气象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气象灾害,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物候学”:了解季节变迁的窗口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物候学”的含义。物候学是研究季节变迁和生物周期的科学,它通过观察事物的生长发育和自然现象的变化,推算出季节转换的时间和规律。而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古诗词常常以描绘自然为基础,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自然景观的赞美,也通过对气象变化的观察,隐含着丰富的物候学知识。
“寒食”:天气变化的线索
举个例子,我们来看看古代的诗人如何通过描写“寒食”来反映天气的变化。寒食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清明前后举行。而古人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正是对清明时节多雨的描写。例如韩愈的《寒食随眠体》中就写道:“时节乱离生烟杳,风和天远山河冻”,这句诗表达了春天天气变化多端的特点,暗含了春季烟霾频发的警示意义。
“夏天”:蒸腾作用的奇迹
古诗词中也常出现对夏季气象现象的描写,比如白居易的《夏日山居》:“烈日炎炎何处避,暑气消银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里不仅展现了夏日的炎热,同时也呈现了夜晚凉爽的景象。这与蒸腾作用的物理原理是紧密相连的。夏天气温高,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经过蒸腾作用释放出大量水蒸气,使得周边环境温度得以降低。因此,夏季常伴随着炎热白天和凉爽夜晚。
“秋高气爽”:气压变化与诗意结合
而诗词对于秋季气象现象的描绘更是琳琅满目。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凉爽、牛郎织女相会的美景,贴合了秋天气温下降、天空湛蓝的特点。同时,诗中出现的“凉如水”也暗示了气压的变化,进一步丰富了诗意。
“白雪纷纷”:气象变化与自然景观的和谐
最后,气象学知识还体现在描写冬季的古诗词中。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降雪,展示了壮丽景色中气象变化的壮丽和谐。当然,冬天的气象变化有时也会造成雪灾、寒冷侵袭等问题,因此我们在欣赏这些壮美景色的同时,也要加强防寒保暖等准备工作。
总之,《诗词中的物候学》既是对古诗词的解读,也是对气象学知识的传播。通过揭示古诗词中隐藏的气象学知识,我们希望能够让大家了解气象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方法,提高公众的气象安全意识。只有深入掌握气象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气象灾害,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