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转金陵岁月,传承空竹技艺” ——杏有千结小队开展非遗传承研学行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人文学部杏有千结小队暑期先后走进南京市雨花台区、建邺区,开展以“抖转金陵岁月,传承空竹技艺”为主题的非遗传承研学活动。团队通过走访传承人、互动交流、观摩学习、沉浸式体验等方式,探寻空竹背后的文化密码,以青年力量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
图1 为团队成员与传承人赵凯的合影。皇甫晴怡 供图
7月19日下午,小队成员南京市雨花台区凤凰和美小区,与南京空竹非遗传承人赵凯老师展开面对面的采访交流。围绕“空竹的秘密”,成员们接连提问,从抖玩技艺的基础要领到空竹的传承历程,赵凯老师逐一解答,用生动的故事串联起这项非遗技艺的发展脉络。对于非遗传承,赵凯老师也有自己的理想,他通过讲述自己18岁登上南京十运会开幕式空竹表演及14年南京青奥会作为志愿者进行空竹表演的经历,表达了对青年一代传承的期许。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青年一代能后“进云端、进网上、进社区”,深入了解空竹技艺,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人的指导下,成员们亲手拿起空竹与线绳,学习基础抖嗡技艺,在实操中感受空竹旋转的韵律,初步体会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图2 为7月19日活动现场,杏有千结小队成员采访南京空竹传承人赵凯。张洁 供图
8月15日上午,团队受邀走进南京莫愁湖畔的参天水杉林,来到赵凯先生所在的建邺区空竹专委会(协会)的日常训练场地,对空竹专委会会长吴文凯老先生等协会骨干成员进行采访交流,参与协会成员的晨练活动,近距离感受“花式空竹”非遗传承的鲜活力量。走过26年传承岁月,空竹协会一直秉承成祥武老先生开创的“健康自我,快乐他人”的理念,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活力不断发扬。通过采访,团队成员深刻了解了协会的发展历程,以及积极宣传推广空竹活动所做的努力。团队成员在采访过程中录制采访视频,以期老一辈“抖空人”的坚守能激励更多地青年一代接过传承的接力棒。晨练活动中,协会成员展示了多项与杂技相结合的花式空竹绝技,“叠罗汉”“孔雀开屏”“走钢丝”“三马奔腾”等技艺接连上演,空竹在表演者手中灵活翻飞,引得成员们阵阵惊叹。通过观摩,团队成员不仅加深了对空竹技艺多样性的认知,更感受到传承群体对这项非遗技艺的坚守与热爱。
图3 为空竹协会成员表演“叠罗汉”绝技。皇甫晴怡 供图
图4 为空竹协会成员表演“孔雀开屏”绝技。皇甫晴怡 供图
图5 为团队成员与建邺区空竹专委会(协会)成员的合影。皇甫晴怡 供图
从初次走访学习基础技艺,到再次深入观摩花式表演,在与“坚守中的抖空人”的深入交流中,杏有千结小队以“探寻—体验—传播”的路径,为南京空竹非遗传承搭建起青年桥梁。此次实践证明,非遗传承并非单向传递,而是青年用热情与行动为传统技艺系上的“新绳结”——只要这根“绳”不断,金陵城的空竹声,就会一直响彻四方。接下来,团队将持续整理实践成果,通过校园宣讲、线上分享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南京空竹,助力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皇甫晴怡、韩莹)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