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建设绘就新画卷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赴宣城市泾县“和美共建”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宣城市寒亭镇天门村,对该村在乡村振兴中的具体举措与显著成效进行了全面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天门村在和美乡村建设及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24年7月11日,合肥工业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踏上了前往宣城市寒亭镇天门村的旅程。实践团队通过这次调研,对乡村现状进行实地考察,探究天门村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是如何以它独特的魅力和坚实的步伐,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以深刻理解和感受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踏入天门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道路宽敞整洁,两旁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这一切都得益于天门村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实施的一系列环境整治与智慧化建设举措。天门村深知环境是乡村发展的基础。为此,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村民,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从清理河道垃圾、整治乱搭乱建,到美化村容村貌、提升绿化水平,每一项工作都力求做到精细入微。同时,天门村还积极引入智慧化元素,建设了智能化的服务平台,为村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无论是查询政策信息、办理日常事务,还是享受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村民都能在家门口轻松实现。这些变化,不仅让天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更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村民们纷纷表示,现在的天门村,环境美了,生活好了,幸福感也更强了。
图1-1天门村湖景 通讯员 黎旦媚摄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天门村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在农业方面,天门村通过推进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与品牌化建设,实现了农产品的提质增效。村里成立了多个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引导农户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天门村还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如今,天门村的农产品已经远销全国各地,成为市场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在乡村旅游方面,天门村充分利用自身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从农家乐、民宿体验到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天门村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这些项目的成功运营,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也带动了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产业的兴旺直接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如今天门村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天门村深知这一点,因此积极采取措施引进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同时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与提升。为了吸引人才回归乡村,天门村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村里不仅为返乡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还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和服务体系,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天门村还注重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文化环境,让返乡创业者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关怀。在本土人才培养方面,天门村也下足了功夫。村里定期举办技能培训班和创业指导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成功企业家为村民传授知识和技能。通过这些培训活动,村民们不仅掌握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还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和创新能力。些人才的加入和成长,为天门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意。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天门村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着力量。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天门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始终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天门村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措施,成功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每年的春节期间,天门村都会举办盛大的“农民文化艺术节”。这个节日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村民参与其中。村民们自编自演的歌舞、戏曲等文艺节目不仅展示了他们的才艺和风采,也传承了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此外,天门村还积极挖掘和整理当地的民间故事、传说和习俗等文化遗产,通过展览、出版等形式向外界展示天门村的文化魅力。这些文化活动的举办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天门村的软实力与文化影响力。如今的天门村已经成为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和活力的乡村社区。
图1-2实践团队于天门村实践合影 通讯员 黎旦媚 摄
通过实地考察与访谈寒亭镇天门村,学子们见证了天门村在产业、文化、环境和社会治理方面的积极变化。调研不仅加深了团队成员对乡村振兴的理解,也激发了团队成员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天门村干部群众对团队成员的贡献表示高度认可,期待未来持续合作。此次调研,是校地携手共绘乡村振兴新篇章的生动实践。
(通讯员 黎旦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