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振兴路上的希望与挑战--寒亭镇天门村调研报告
在这次调研中,实践团队深入天门村,与村民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图为实践团队与村民进行深入交流 队员黎旦媚 摄
天门村位于寒亭镇南部,村委会所在地距镇政府4公里,全村总面积7.5平方公里,总人口2700人,318国道线紧邻北部东西方向横穿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区位优势明显,以种植水稻和茶叶为主要经济活动。调研团队首先关注的是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活的现状。
调研发现以下问题:
一是天门村的道路交通尚待改善,巷道没有硬化以及多数田间道走过窄、过陡,下雨天仍无法行走,从而影响了民村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的成本。
二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村组建设杂乱无章,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小组村还未实现道路硬化,部分村民的住房条件也较为简陋等。
三是农村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投入资金不足、投入困难,均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四是近年来,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部分组已经进行了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成项目和原有团体资产的日常的管理维护不到位,对这些资产,村组没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维护制度,村民对建成的设施保护意识薄弱,异常是在移民搬迁、乡村道路等农村公共基础设的管理维护上意识淡薄、措施不力、制度办法不到位。
然而,随着近年来政府的扶持和当地农民的努力,通过修筑游客通道等,村庄的面貌正在逐步改善。在调研期间,团队发现了几个显著的变化和创新实践。
图为寒亭镇项目任务推进表 队员黎旦媚 摄
一是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趋势。天门村的部分农户开始尝试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如大棚种植和水肥一体化管理,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这些措施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提升了农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二是乡村旅游的潜力。天门村地处山水秀美的区域,近年来开始吸引一些城市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农家生活。调研团队与村民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使其成为村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三是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调研团队还了解到了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挑战。许多村民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同时,他们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关注。
通过这次调研,实践团队深刻感受到了农村振兴道路上的希望与挑战。天门村的经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也启发了我们对未来农村发展的思考。希望通过更多的探索和努力,能够为推动农村振兴事业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图为团队合照 队员黎旦媚 摄
(通讯员 吴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