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和美共建”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0日下午,踏上了前往宣城市寒亭镇天门村的调研之路。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天门村在“和美乡村”建设中的实践成果与经验,为乡村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图为团队走访村庄建设情况。通讯员 黎旦媚 摄.png

      图为团队走访村庄建设情况。通讯员 黎旦媚 摄

 

下午时分,实践团队一行顺利抵达了天门村。天门村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此次调研活动的理想之地。村民们以淳朴的笑容和热情的接待,让团队成员感受到了乡村的温暖与活力。

一踏入这片绿意盎然的村庄,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农民伯伯与村民们忙碌而有序的身影,据天门村讲解人员热情洋溢地介绍,村口正紧锣密鼓地建设着一座集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文化广场。这一项目的启动,不仅标志着天门村在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增强文化自信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是为了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文化生活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文化广场的建成,预计将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交流情感、展示才艺、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

沿着蜿蜒的小路深入,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映入眼帘,这里藏着天门村独有的宁静与美好。竹林间,一条名为“回忆路”的小径悄然铺展,据工作人员介绍,它不仅是村民们日常散步的好去处,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提醒着每一位天门人不忘初心,铭记过往的艰辛与奋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同时满怀希望地走向未来。

行至村中心,一方清澈见底的方塘静静伫立,它不仅承担着蓄水灌溉的实用功能,更是天门村环境美化的点睛之笔。方塘周围,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为村庄平添了几分诗意与雅致,成为了天门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为天门村的湖中花卉种植地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黎旦媚 摄.png

图为寒亭镇项目会战突破年任务推进甘特图。通讯员 李梦 摄

当工作人员提及路边用于建设的土地时,她激动地说:“这些宝贵的土地资源,都是村民们自发无偿捐献的。”在天门村,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心,共同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

图为寒亭镇项目会战突破年任务推进甘特图。通讯员 李梦 摄.png图为寒亭镇项目会战突破年任务推进甘特图。通讯员 李梦 摄

从政策制定到资金投入,再到技术指导,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为天门村的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考察过程中,最令团队成员印象深刻的是村民们自发进行的污水处理行动。在政府的倡导和激励下,天门村村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与自身福祉的紧密联系,纷纷行动起来,采用简易而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对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进行科学处理,有效防止了水体污染,保护了村庄的生态环境。

图为团队参观村庄建设情况。通讯员 黎旦媚 摄.png

图为团队参观村庄建设情况。通讯员 黎旦媚 摄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与天门村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天门村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方面的具体举措和显著成效,包括环境治理、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通过实施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环保项目,天门村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有效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同时,注重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让传统与现代在天门村和谐共生。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加深了团队成员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天门村“和美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天门村的故事,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新时代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的缩影。天门村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通讯员 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