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农村建设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应用情况,探究打造新型农村电网的具体措施,由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电力工程系的研究生成员组成的“电亮绿色未来”团队于7月中旬前往山西大同及其周边乡镇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大同市农村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发展调研社会实践活动。
  大同市被誉为“中国煤都”,煤炭产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然而一味依赖煤炭并不是可持续发展道路。近年来,大同市也在大刀阔斧地进行能源革命,寻找破局之法。在对大同市区及其周边的九个村镇的调研过程中,实践成员深入大同市及周边乡镇走访了当地居民和村委负责人,对当地村民进行了光伏发电建设的相关调研,旨在细致真实地分析出农村光伏发电实际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
  7月15日上午9时许,调研队一行抵达了大同中电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段涛向团队成员系统介绍了其前世今生。采煤沉陷区面积大,但难有其他用途,原本是无人问津的荒地,刚好契合了光伏对占地的需求。当采煤沉陷区遇上光伏,短短几年,便走出了煤炭产业的“副作用”,开启了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光伏挡住了光照,减少土地水分蒸发,原本光秃秃的土地,现在已经绿草茵茵了!”段涛向团队成员们介绍,光伏还起到了涵养水土、恢复生态的作用,经过段经理的讲述团队成员收获颇丰。
  在深入了解山西农村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情况以及村民对于光伏发电认知的过程中,实践队伍也同时采取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共计453份,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对于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了解相对浅薄,光伏发电的普及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已经安装户用光伏的受访家庭中,80.3%的家庭是通过与企业直接沟通的方式进行安装,49.2%的家庭将屋顶租给了企业,并获得了固定的年度补贴,相比之下,50.8%的家庭选择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在安装成本方面,41.0%的用户获得了光伏的全额补贴,其余用户承担了或多或少的前期投入。实践队员们在深入调研农村户用分布式光伏推广现状的同时,也向村民普及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好处。通过此次宣传,村民对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助于大同分布式光伏的进一步推广。
  此次实践调研活动的开展,不仅加深了村民对绿色光伏的认知,也为实践团成员们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他们表示,将认真整理调研数据成果,为绿色光伏在乡村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实践团成员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绿色发展的理念,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绿色光伏将在更广阔的乡村大地上绽放光芒,照亮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