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青年深入了解乡镇特色,探寻乡村振兴之路,鲁东大学教育学院“惊雷”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薛城支行魏主任,前往薛城区沙沟镇,走访参观当地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石榴·蓝莓零碳数字产业园,学习产业园的发展历程,具体学习农发行的相关工作。
  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面积84.5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5.8万人,是冠世榴园西大门所在地。沙沟镇着眼“跨村联建”融合发展,成立片区党委,创建3家共富公司。其中山东十里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圣土山文旅产业有限公司投资2.65亿元建设了石榴·蓝莓零碳数字产业园,是薛城区农发行支持的重点项目。

  该产业园于2024年5月建成,占地421亩,重点是围绕石榴、蓝莓数智农业全产业链,结合新型光伏农业技术,建设智能玻璃温室、光伏日光棚、组培实验室等现代农业工程。预计年可培育石榴、蓝莓种苗320万株,年可生产石榴、蓝莓鲜果产量360余吨,年产值达3500余万元。产业园建设了3.5万平方米的光伏长廊,年均发电量861万度,既实现了产业园的零碳化,又带动了项目增收。同时,产业园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电信合作,打造了石榴·蓝莓全生命周期数字展示平台和源网荷云一体化平台,用来检测、展示植株的生长状况和产业园的能源状况。因此,产业园具有能源消耗值低、农业产业链全、科技信息化强、产业融合度高等特点。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服务团先参观了蓝莓及石榴文化墙。这里介绍了产业园选择蓝莓和石榴作为产品的原因,蓝莓和石榴的起源、品种特点、生命周期等信息。产业园选择石榴是对枣庄“冠世榴园”深厚石榴种植历史底蕴的传承发扬,选择蓝莓是对当前市场潜力的挖掘。

  接着,通过参观企业文化墙和荣誉墙,服务团了解到产业园以石榴、蓝莓产业和清洁能源创新发展为核心,按照“党建引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户受益”的总体思路,探索形成“国有平台资源+社会化企业运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共富运营模式。产业园与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枣庄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实现园区共建,有效弥补了农业发展的人才、技术缺口。

 
  随后服务团参观了组织培养室、智慧育苗区,切身体会到了科技对农业发展带来的便利。在智慧育苗区,植株采取盆栽而不是地栽,是因为地栽的泥土对植株的生长会有影响,从而影响种植的观测,同时盆栽可以准确调控各种环境条件,也方便对土壤的湿度、温度进行监测。

  参观的最后,讲解员带领服务团来到了产品展区。产业园利用所收获的优质的蓝莓和石榴,依靠自建工厂,加工生产了果汁、果酒等产品,延长了产业链, 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不仅提升了经济效益,又有效带动了当地就业。

  参观结束后,农发行薛城支行魏主任、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同“惊雷”志愿服务团开展了座谈会。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产业园负责人介绍了当地乡村振兴发展的现状,讲解了产业园未来的规划。沙沟镇不仅建设了石榴·蓝莓零碳产业园、榴园山庄文旅综合体、石榴美妆化妆品等一批特色农文旅项目,还发展了数十家农家乐、精品民宿,培育了120余家“张庄十姐妹”等农村电商,形成集石榴种植、精深加工、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实现了村民致富、村集体增收、企业发展三方共赢。展望未来,产业园将继续发挥科技引领和示范作用,以绿色低碳和数字经济为双引擎,以产业发展为抓手,推进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带动更多产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共同迈进可持续发展之路。
  农发行薛城支行魏主任也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概述了薛城支行的过往工作。魏主任说:“农发行坚持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崇高使命,坚持执行国家意志、服务‘三农’工作需求,遵循银行规律‘三位一体’的办行理念,坚持服务乡村振兴。去年4月,农发行薛城支行贷款余额首度突破50亿元,我行属于政策性银行,所以更加注重党建引领,我们会定期开展专题学习、主题党课、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大家可以在薛城区内很多乡村振兴的项目中,找到我们农发行的足迹,支行对于推动薛城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魏主任对服务团深入乡村振兴进行调研的行为给予高度评价她鼓励青年大学生们要勇于冲破心理的束缚,突破思维的局限,打破行动的枷锁,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为当地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乡村的繁荣贡献青春力量。

  在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队员们在乡村振兴一线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后续志愿服务团将积极对接当地农村需求,以志愿服务推动乡村建设,用专业所学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激情、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撰稿:刘恬、史成宇 摄影:刘俊杰 审核:李扶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