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合肥工业大学:党建引领青年路,‘砼’心筑梦绘乡村——鲁溪村
2024-08-16 作者:刘宇龙 来源:团队实地调研 关注:
三下乡合肥工业大学:党建引领青年路,‘砼’心筑梦绘乡村——鲁溪村
红色江山红色路,青春力量青春行。7月16日,合肥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工程系“党建引领青年路,‘砼’心筑梦绘乡村”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抵达了宣州区向阳街道鲁溪村,展开了“党建引领青年路,‘砼’心筑梦绘乡村”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深入调研了宣州区向阳街道鲁溪村深家边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入挖掘了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
全心全意筑乡村,一枝一叶总关情。三下乡团队抵达鲁溪村与住建局张委员、鲁溪村胡书记、江部长进行交流学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下乡团队深入讨论学习了农村污水处理办法,鲁溪村属向阳镇所辖,位于向阳镇的东南面6公里,总人口4368人,总面积15.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00亩,山地4980亩,林地4500多亩,水面150多亩,全村降水产生废水和生活用水产生废水总量大,如何实现污水处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十分重要。农村废水大致可以分为“黑水”“灰水”。“黑水”指难以被再次利用的废水污水。“灰水”指可以再次利用灌溉农田的废水,如雨水,洗澡水,洗菜水等。鲁溪村目前正在展开村内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



“难,但必须要完成”这是鲁溪村胡书记在谈及鲁溪村乡村污水处理系统时的肺腑之言。芦溪村占地面积较大,乡村建设发展较早,保留了浓厚的乡村气息。在以鲁西村污水处理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当中,难免会与村民之间存在异议问题,使乡村发展建设总是遇到重重困难。鲁西村村干部在乡村建设的发展过程当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积极的态度1,合理正确的方法,积极投入到乡村建设当中去,建设和美乡村。


风华正茂添壮志,浴血皖南留丹青。下午三下乡团队来到了向阳烈士陵园,在实践中感受学习向阳红色文化。向阳烈士陵园坐落于宣州区向阳街道的西北方,占地面积约三亩。庄重的门牌,蓊郁的树木,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三下乡团队调研了解到:向阳烈士江苏武进(现常州市区青果巷)人。1921年生,乳名陇儿,学名张个衡。参加革命后,改名张禾,化名杨星如、向阳。1937年11月底向阳同志来到宣城。积极投入到了革命当中。是这样子,这个实际情况。在凌云的正中间有一个向阳夺枪的雕塑,他深刻记录到了向阳。在革命当中的英勇和机智。1942年上半年,从孙家埠到水东30里的公路上,常有国民党一〇八师的零星官兵来往。向阳带着王平,各挑一担柴草在公路上伺机夺枪。一天,他俩在离港口三里许的凉亭茶馆门口装着歇脚,进去“喝茶”。不久,一个大个子国民党军官,挎着快慢机,神气活现地来到茶馆,环顾四周,选就靠墙角的桌子坐下,将枪从身上卸下,打开机头,放在桌上。向阳看准时机,按事先的分工,示意王平行动。但在这关键时刻,王平惊惶失措,瘫在那里,一动不动。向阳见情况不妙,便猛扑上前夺枪,与顽军官扭成一团,展开了生死搏斗。王平此时却乘乱逃跑了。向阳使尽全身力气,用拇指打开了保险装置,扣动扳机,响了两枪,趁顽军官惊怕之机,向阳对准他的小腹飞起一脚,并扭转枪口将他打死。事后得知是国民党一〇八师的一个排长。

红色江山红色路,青春力量青春行。三下乡队伍在实践学习中了解到:向阳烈士陵园,这里不仅长眠着一位用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尊严的革命烈士,更有一群默默付出的守护者,他们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书写了一曲默默无言的动人篇章,也为英烈事迹增添了最鲜活的时代注脚。在这里,曾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用亲身经历讲述着烈士向阳的故事,他就是“中国好人”雷经广,28年一直义务守护着“向阳烈士陵园”。


英烈垂青使精神利后人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不仅要守护好烈士陵园,更要做好先烈精神挖掘者和传承者,让他们的精神永流传。对于合肥工业大学三下乡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在重温那段峥嵘岁月的学习当中传承先烈精神,更要将这种奉献精神运用到自己学习与实践当中,用奋斗浇灌青春,辉映未来。
通讯员:刘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