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广油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疆韵使者”实践队的味蕾穿越之旅:与新疆美食的绝妙邂逅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8月6日】(通讯员 黄炫馨 蔡佳良 安哈尔·哈米提)在遥远而神秘的新疆大地,美食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这片热土。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鼎力扶持下,新疆经济社会飞跃发展,为深化“西部计划”成果,积极响应“中国梦·广油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疆韵使者”实践队满怀热情走进新疆,用双脚丈量新疆的土地,用热情与新疆的人们友好交流,以数字媒介弘扬新疆璀璨文化,增进公众认知,激发广泛热爱与传承创新的热情,共筑新疆文化新辉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沉醉于三道令人垂涎欲滴的传统佳肴——馕坑架子肉、烤包子与包尔萨克的非凡魅力中,开启一场舌尖上的西域探险!

图 1为“疆韵使者”实践队成员在前往新疆街市寻找新疆特色美食途中所摄
 
一、馕坑架子肉
      一座巨大的馕坑内,炭火正旺,热力四射,在高温的烤制下,一道鲜嫩可口、金黄酥脆的架子肉盛出。这不仅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更让人仿佛能够听见大漠风声的呼唤,感受到那份粗犷而不失细腻的新疆风情。
      在新疆的热烈阳光下,“疆韵使者”实践队踏上了探寻馕坑架子肉独特魅力的旅程。在这片充满异域风情的土地上,我们见证了馕坑架子肉烤制的神奇过程。随着炭火的熊熊燃烧,我们的相机也记录着馕坑架子肉从生到熟的华丽蜕变。当第一块金黄的肉品出炉,香气四溢,那一刻的满足也让我们更深刻理解了馕坑架子肉所承载的新疆文化与民族风情。

图 2为“疆韵使者”实践队成员品尝的新疆经典美食——馕坑架子肉
二、烤包子
      如果说馕坑架子肉是大漠的豪情,那么烤包子则是新疆人细腻情感的流露。匠心揉制成薄而韧性的外皮,加入羊肉与洋葱的经典内馅,在特制的烤炉中接受高温的洗礼,直至表面金黄诱人,香气四溢。一口咬下,外皮的酥脆与馅料的鲜美在口中交织,是幸福与满足的最佳诠释。
      在新疆的广袤土地上,“疆韵使者”实践队不仅被那片土地上独特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更以实际行动深入体验和探索新疆的美食文化。队员们携带着烹饪工具和食材,走访了当地的市场、餐馆和家庭厨房,从清晨的市集到夜幕下的小吃街,我们还尝试制作并品尝了令人垂涎的新疆美食——烤包子。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烤包子的制作工艺,更加深了对新疆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图 3为“疆韵使者”实践队成员们共同制作的烤包子
三、包尔萨克
       在哈萨克族的传统习俗中,包尔萨克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分享。每当有客人来访,热情好客的哈萨克族人总会端上这一盘金黄诱人的包尔萨克,配上醇香的奶茶,让友谊在美味中升华。
       "疆韵使者"实践队的成员们踏着当地居民诚挚的指引,深入体验了哈萨克族那独具风情的传统晨间仪式——包尔萨克。一杯热腾腾的咸奶茶配上金黄酥脆的包尔萨克,为哈萨克族人的一天铺设了温馨而充满活力的序章。我们在包尔萨克的金黄与咸奶茶的醇厚间,共同见证并传承那份跨越时空的哈萨克族文化瑰宝!

图 4为新疆哈萨克族传统早餐——包尔萨克
       此外,“疆韵使者”实践队还幸运地捕捉到了新疆美食的斑斓画卷,镜头下,各式各样散发着诱人的乳香的酸奶类食品;外皮金黄酥脆,内里肉质鲜嫩多汁的烤羊肉串;食材丰富多样的新疆串串;汁水丰沛的水果……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更是新疆独特地域风情与文化底蕴的生动展现。
       在新疆这片神奇而丰饶的土地上,每一种食物都镌刻着悠久的历史轨迹与深邃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团队,以“立志高远、修身齐家、博学多才、矢志报国”为精神支柱,脚踏实地,以数字媒体为桥梁,矢志不渝地将新疆独特的味蕾艺术推向全球舞台。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疆韵使者”实践队 责任编辑:钟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