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子“三下乡”:‘宿’手分类,‘迁’绿家园
2024-08-19 作者:张紫硕 来源: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 关注:
为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美丽中国·青春行动”2024年绿色长征科考实践活动以及共青团江苏省委“垃圾分类,青春助力”的号召,近期,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垃圾分类,低碳生活”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宿迁市开展了以“‘宿’手分类,‘迁’绿家园”为实践主题的基层一线调研和宣传科普活动。通过居民问卷调查、街道、食堂等多场所宣传科普以及河流生态情况记录的形式调研到当前宿迁市垃圾分类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同时积极当好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的宣传者、推广者、践行者,共同打造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生活的城市文明新风尚。
宿迁历史悠久、文化繁荣,古为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辖区山清水秀,森林茂密,多河流穿城而过,素有"第一江山春好处"的美誉。活动开始,实践团首先走进宿城区多个居民小区,定点勘察垃圾分类设施布局情况,整体而言,市区各主要居民小区都已设置专门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并已分别标注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等四种表示便于居民投放,同时各个街道之间还配备了互通有余的垃圾中转站,对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初分,整体设施布置情况良好。
活动中,实践团重点走访了宿城区陈集镇社区老年食堂和辖区街道。在老年食堂,实践团成员对就餐群众发放了纸质调查问卷并指导进行了填写,同时现场还发放了垃圾分明宣传折页和倡议书,并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向老年人讲述了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并现场与老年人互动,加强记忆。现场一名老人讲道:“通过今天的学习、检查,我终于弄懂了鸡蛋壳、大骨头、玻璃瓶这些垃圾应该投到哪个垃圾桶里了,回到家,我将继续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坚持做好垃圾分类”。在辖区街道,实践团向正在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进行了调研,他们反馈到垃圾分类是关乎民生与城市发展的关键工作,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当前垃圾分类标准不一与群众常识匮乏、居民参与度不足是街道在垃圾分类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难题。而我们“作为城市的‘美容师’,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生活垃圾,如果大家都能正确分类,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还可做到废物利用,更是减轻我们的负担。”
宿迁历史悠久、文化繁荣,古为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辖区山清水秀,森林茂密,多河流穿城而过,素有"第一江山春好处"的美誉。活动开始,实践团首先走进宿城区多个居民小区,定点勘察垃圾分类设施布局情况,整体而言,市区各主要居民小区都已设置专门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并已分别标注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等四种表示便于居民投放,同时各个街道之间还配备了互通有余的垃圾中转站,对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初分,整体设施布置情况良好。
活动中,实践团重点走访了宿城区陈集镇社区老年食堂和辖区街道。在老年食堂,实践团成员对就餐群众发放了纸质调查问卷并指导进行了填写,同时现场还发放了垃圾分明宣传折页和倡议书,并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向老年人讲述了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并现场与老年人互动,加强记忆。现场一名老人讲道:“通过今天的学习、检查,我终于弄懂了鸡蛋壳、大骨头、玻璃瓶这些垃圾应该投到哪个垃圾桶里了,回到家,我将继续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坚持做好垃圾分类”。在辖区街道,实践团向正在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进行了调研,他们反馈到垃圾分类是关乎民生与城市发展的关键工作,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当前垃圾分类标准不一与群众常识匮乏、居民参与度不足是街道在垃圾分类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难题。而我们“作为城市的‘美容师’,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生活垃圾,如果大家都能正确分类,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还可做到废物利用,更是减轻我们的负担。”

图为实践团深入社区老年食堂和辖区街道开展调研
活动最后,实践团成员来到黄河故道,化身一个个“河小青”开展“净摊行动”行动,大家沿着黄河故道细心地搜索着每个角落,将沿途河边上、草丛角落里的垃圾逐一“收入囊中”,不断恢复着河岸的干净与整洁。同时实践团还对古黄河水质进行了采样和检测,从水质的PH酸碱度值、溶解氧值、亚硝酸盐值和氨氮值等四个检测参数来看,水质均在合理范围内,侧面体现出近年来宿迁市区对污水排放与河道专项治理的成效。

图为实践团对黄河故道开展净摊行动和水质检测
本次宿迁站“‘宿’手分类,‘迁’绿家园”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了宿迁城区各个场所居民的分类意识,但垃圾分类工作任重道远,接下来,实践团将进一步调研垃圾分类相关管理机制和监督体系,联合政府、社区等官方机构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高效、有序、普及性的开展,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居民生活中的新时尚,为建设绿色、环保、美丽的花园式宿迁贡献青春力量。
(会计金融学院/图文:张紫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