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3日,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访龙山翠景,探自然奥秘”实践团前往即墨区小龙山开展实地调研,旨在揽小龙山自然胜景,寻古迹遗风,挖掘旅游资源,以及探索小龙山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团队成围绕小龙山历史脉络、生态环境进行实际调研,并开展系列研究探测,取得显著成果。
  聚焦龙山生态,探寻环境奥秘
  实践团来到小龙山,参观当地景观,考察当地生态环境,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具体的任务分工,实地调研后,团队成员发现小龙山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当地区域有着较大的影响,并与活动前成员探讨与分析的略有不同。实践团分别对当地植被、水系分布进行了实地调研,并采取了一些样本,等实地调研结束后带回学校细致研究。实践团探寻小龙山生态,落实“两山”理念,确保“新时代绿色发展”有效落地。
  图为志愿者拍摄提供
  寻古迹遗风,实践以调研传历史底蕴
  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实践团先参观了古老的寺庙与历史遗迹,了解其蕴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小龙山又名天井山,是崂山余脉,海拔不高,却山形端容,林木繁茂,曲径清幽,溪水涓涌。山顶有一天然石潭,深约十五米,名为    “天井”,其水清澈甘润,大旱不涸。实践团参观了壮观的龙王庙,了解了关于龙王庙建设的文化背景,知晓了龙诞盛会,并作了详细记录,等调研结束后,回学校与同学详细分享。
  挖掘旅游资源,谋划新发展蓝图
  实践团穿梭在山林之间,实地考察小龙山的自然风光。小龙山海拔81米,但山林之间,林木葱葱,溪水潺潺。最令实践团印象深刻的是山顶的“天井”,也称“龙池”,潭水清澈,且历经大旱不枯竭,为小龙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实践团走访了当地的老者,查阅了诸多历史文献,并深入研究了小龙山的庙宇建筑。始建于南宋初年的龙王庙,留存着诸多历史遗迹,庙内的蟠龙雕塑绕梁如生,还有众多明清官吏所题匾额,这些都见证着小龙山曾经的辉煌。此外,小龙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具有让人探索的底蕴。
  图为志愿者拍摄提供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小龙山旅游发展现状,实践团还与当地居民、旅游从业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了解到,尽管小龙山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目前在旅游开发方面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宣传推广不足等问题。对此,实践团结合小龙山的实际情况,从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品牌打造、旅游产品创新等多个维度,为小龙山谋划全新的发展蓝图。
  图为志愿者拍摄提供
  通过此次深入实践与调研,实践团队成员收获了许多,也希望能为小龙山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让小龙山在保护生态和传承历史的基础上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向往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小龙山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