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之光,青春力量:一场文化传承的深度之旅
2025-07-08 作者:陈曦 来源: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青年行实践队 关注:
在2025年7月6日这一天,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青年行"的社会实践团队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与满心的探索热情,踏入了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这座场馆在浙江的文化版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宛如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汇聚了全省的非遗精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是非遗保护、传承与展示的关键场所。
一进非遗馆,"越山向海"主题展示长廊映入眼帘,就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壮美山水人文画卷,瞬间把大家带入了浙江非遗的璀璨世界。浙江这片土地,依山傍海,人杰地灵,凭借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了丰富多彩、技艺精湛的非遗瑰宝。这里有感人至深的《梁祝传说》等民间文学,有举世闻名的东阳木雕、龙泉青瓷等传统技艺,还有韵味十足的传统戏剧、音乐、舞蹈以及充满生活智慧的民俗活动。五大展区通过精心设计,融合场景还原、实物展示和多媒体互动等多种方式,生动立体地展现了浙江非遗文化的全貌,完美诠释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
在非遗馆的沉浸式体验环节,队员们热情高涨。在传承体验中心,面对古老的技艺,青年学子们展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亲手尝试了木板拓印、剪纸、刺绣等传统工艺。在非遗传承人的耐心指导下,虽然动作还稍显生疏,但那份专注和认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古老技艺背后的严谨工序和工匠精神。每一次下刀、每一针穿梭,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刻领悟。
此次实践的亮点之一,是队员们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一位经验丰富的竹编技艺大师,向队员们分享了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竹编技艺的心路历程。从选竹、破竹,到刮青、分丝、编织成型,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岁月的智慧和心血。更让队员们感动的是,传承人并没有固守传统,而是不断创新设计理念,将竹编技艺与现代家居装饰、文创产品相结合,让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实践队员蔡蒙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非遗传承不是简单的技艺复制,而是在坚守文化内核的同时,主动拥抱时代,寻求创新。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正是文化生命力的体现。"据悉,为了将这份感悟传递给更多人,实践队计划推出"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让校园里的同龄人也能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非遗保护传承的热情。
这次实践之旅,记录了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子知行合一的足迹,彰显了新时代青年肩负文化传承使命与担当的决心。当古老的非遗遇见青春的力量,那些承载着先人智慧的传统技艺,必将在创新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青年,正成为非遗活态传承中不可或缺的蓬勃力量。



这次实践之旅,记录了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子知行合一的足迹,彰显了新时代青年肩负文化传承使命与担当的决心。当古老的非遗遇见青春的力量,那些承载着先人智慧的传统技艺,必将在创新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青年,正成为非遗活态传承中不可或缺的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