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医科大学海椰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在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中心小学开展特色课程教学。来自医学专业的15名大学生通过地理——认识中国和世界、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手工折纸及地理大冒险互动游戏等多元化课程,为当地小学三年级41名小学生带来别开生面的知识体验,在炎炎夏日的海岛中播撒求知的种子。
         地理课堂:从中国版图到全球视野
上午8时30分,队伍成员赖乐以“认识中国和世界”为主题展开地理教学。通过世界地图的版图、中国阶级分布图以及中国的地理特色文化介绍,学生们直观感受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以及中国在地球中的地理位置。“同学们知道有什么动物是中国特色动物吗?”随着提问,“大熊猫!”、“长颈鹿!”、“东北虎!”孩子们踊跃回答。课程创新性融入医学元素,学生们了解到中国的气候与环境条件对动物生存的影响。
在“世界之窗——认识世界”环节,赖乐老师介绍了美国、巴西、日本等多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及区域特色,用自由女神像、悉尼大剧院、富士山、大本钟等标志性景观图片,不仅让学生们记住了地理坐标,更对世界地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框架。
在这节历史课上,同学们学习了国内外不同的地理知识,领略了各个地区的独特地标和文化。古都长安的繁华市井与纽约时代广场的现代霓虹在课件中交相辉映,波动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心弦。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世界地图。林玉珊供图。
历史长河:五千年文明触手可及
         “大家知道中华民族有多少年的历史吗?”、“你们知道古今地名的变化吗?现在的西安古时叫长安,那海南以前叫什么?”历史课上,队员黄倚琳抛出问题“五千年!”、“琼州!”孩子们清脆的回答此起彼伏。当提及西安古称长安时,有学生迅速联想到海南的历史名称,课堂气氛瞬间活跃。
接下来通过朝代更迭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简述视频,以开小火车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到了中华民族各个朝代的更迭次序和典型的历史事件,孩子们依次接力复述夏商周秦汉等朝代名称,在欢声笑语中厘清历史脉络;结合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展示,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空坐标系。
         在历史长河探秘环节,黄倚琳老师从玉的制作、丝绸之路传播饮食文化和甲骨文与现代文字对比三个方面进行讲述,孩子们对从未听及的事物充满好奇,在丝绸之路传播饮食文化中,孩子们纷纷举手介绍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起源地在什么地方,如何传播至中国;甲骨文与现代文字的对比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孩子们根据甲骨文的形状发散想象力,一步步推出对应的现代文字。

图为志愿者教学生书写古代汉字。叶新宜供图。
         “原来每个汉字都是会讲故事的历史文物!”一名学生在课后兴奋地表示。这种沉浸式教学不仅让历史变得鲜活可触,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
创意工坊:指尖翻飞,折出童趣世界
         下午的手工课变身“立体几何实验室”。陈叶老师带领学生折制青蛙、小猫等动物造型,卢玺蔓老师、彭祖宇老师、黄婕栖老师、黄倚琳老师组成“流动小组”,分别对不会折叠的同学进行指导和示范,“这里要对齐折痕哦”“试试把两边往中间推”。除此之外,孩子们在折纸的过程中互相帮助,耐心教导其他不会折叠的同学。在制作完成折纸后,孩子们手握水笔,在折纸上创意绘画。在自由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发挥想象,折叠出火箭、帽子、幽灵等可爱的图形。有人为青蛙添上斑点花纹,有人为小猫画上蝴蝶结,更有孩子突发奇想,在火箭折纸上涂抹星空图案。
这场寓教于乐的手工课,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既掌握了空间结构知识、收获了创造的喜悦。

图为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折纸成品。林玉珊供图。
地理大冒险:探秘中国省份与教育公平之旅
         最具创新性的"地理大冒险"活动将整日活动推向高潮。“同学们是怎么从家里来到学校的呢?走路?还是爸爸妈妈开车接送?要花费多长的世界呢?”队伍成员刘秦伯的提问拉开活动的帷幕,这个贴近孩子们生活的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孩子们踊跃举手分享自己的上学之路。在讨论结束后,刘秦伯老师播放了山区小孩的艰苦上学之路的纪实视频,崎岖的山路,湍急的溪流让教室内陷入沉思。刘秦伯老师阐述山区的小孩上学条件的艰辛,但可以通过教育走出困境,从而鼓励学生好好学习。
在课程的第二部分,刘秦伯老师介绍了我国行政区域的划分,教导学生用各个省份在地图的位置和形状辨别省份,比如“长得像大象的是广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的雄鹰......”,在“看地图猜省份”的问答互动环节,孩子们积极挑战,争相抢答。

图为学生们积极抢答。林玉珊供图
         最后,刘秦伯老师带领孩子们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云游“长城”、“云南泸沽湖”、“西藏羊卓雍措”等标志性景观,这场地理探险,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更是增加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感。
         广东医科大学海椰三下乡志愿服务队第三天的课程,不仅为41名乡村孩子打开了地理、历史与艺术的多维知识窗口,更以医学专业特有的跨学科视角,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探索世界、热爱家乡的种子。从认识中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到领略世界地标之美,从触摸中华五千年文明脉络到动手创造童趣折纸,支教队员们用精心设计的课程架起城乡教育的桥梁,让"教育公平"的种子在互动中生根发芽,让孩子在知识的星火中看见更广阔的天地。(通讯员 黄倚琳 关淑浣 刘秦伯 邝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