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学子返桑梓——豫北医学院“归巢计划”助力家乡教育振兴
南田庄村讯 “同学们,这是我小时候用过的听诊器模型!”7月15日,南田庄小学五年级教室,22岁的豫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举起泛黄的教具动情地说。这位从南田庄村走出的“准医生”,带领15名校友组成“归巢计划”支教队,回到养育自己的村庄,用7天时间为学弟学妹们搭建“医学启蒙+课业提升”的成长桥梁。
反哺家乡:从“山乡学子”到“健康引路人”
最具创意的是“职业体验日”活动,支教队邀请在外务工的村民通过视频连线分享职业故事。“我妈妈在深圳做护工,她说照顾病人需要耐心和专业。”四年级学生张苗苗在作文中写道,这场连线让她第一次理解了医学职业的价值。支教队还为每个孩子建立“健康成长档案”,记录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基础数据,计划通过线上平台持续跟踪至初中。
科技赋能:让优质资源“云端扎根”
南田庄村村委会为支教队提供了闲置的村史馆作为“医学创新实验室”,志愿者们在此搭建起简易的智能健康监测站,用便携式设备为孩子们检测骨密度、微量元素。“我们教孩子用编程机器人模拟‘运送急救物资’,也教他们认识真实的急救箱配置。”豫北医学院志愿者说,团队还联合村合作社开展“小小营养师”活动,指导孩子们根据膳食宝塔设计午餐食谱,将医学知识与乡村生活结合。
精神传承:让医学种子在乡土萌发
支教队发起的“课桌印记”活动中,孩子们在课桌上写下医学梦想,志愿者则用防水颜料将励志语句绘成心电图、DNA双螺旋等医学图案。离别时,支教队收到87封“给未来医生的信”,团队承诺将在孩子们初中毕业时寄回。
据“乡村人才振兴”数据显示,2025年已有186名禹州籍大学生参与返乡支教,较去年增长62%。南田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军在结营仪式上动情地说:“当村里走出的孩子又回来教书,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精神的归巢。”如今,“归巢计划”支教队的故事在秦岭深处传开,越来越的青年学子正以行动诠释:乡村振兴的种子,早已在医学反哺的土壤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