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田庄村讯 骄阳似火的七月,豫北医学院“医心筑梦”支教团的35名师生带着医疗器械与科普教具,徒步两个小时抵达秦岭南麓的南田庄村。这支由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学生组成的队伍,依托学校“银龄支教+青苗接力”长效机制,在南田庄小学开启为期20天的“健康素养+课业辅导”双轨支教,为112名乡村儿童带来医学启蒙与知识甘霖。

医学赋能:构建乡村儿童健康防护网

  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焦虑,心理学专业志愿者开设“心灵树洞”信箱,收到信件后通过沙盘游戏、绘画疗法等方式疏导情绪。“有个孩子画了‘会说话的向日葵’,我们据此设计了‘自然疗愈工作坊’,让他在种植绿植的过程中重建安全感。”支教团心理组组长介绍,团队还建立“家长云课堂”,每周推送亲子沟通技巧,促成15对父母与孩子完成“云端家书”互动。

校地协同:打造乡村教育创新共同体

  支教团还发起“杏林书香”图书角共建项目,联合校友企业捐赠3000册医学科普图书与电子阅读器,并培训2名乡村教师使用数字化管理系统。“现在孩子们能用扫码器借阅《人体奥秘大揭秘》,还能在平板电脑上观看急救动画。”南田庄小学校长说,支教团留下的不仅是物资,更是“让医学走进生活”的教育理念。

青春回响:在实践中淬炼医者仁心

  “第一次给孩子测视力时,发现很多人有散光却从未矫正。”来自眼视光学专业的大二学生感慨,这次经历让他重新理解医学的温度。团队中,8名学生因此申请加入“西部计划”,5人将毕业论文选题定为《山区儿童视力筛查与干预策略》。

  离别前的健康嘉年华上,孩子们用支教团教的医学手势舞改编了《健康歌》,歌词里写着:“七步洗手法洗掉细菌,心肺复苏守护生命奇迹。”据洋县教育局统计,2025年该县已吸引63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暑期医学支教,南田庄村的“医教融合”模式正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县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