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活动紧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实践组成员结合幼儿认知特点与成长需求,精心设计了“故事会”和“积木搭建”两个特色环节,而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不仅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释放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趣味空间,更有效丰富了幼儿的课外活动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助力其语言表达、动手协调、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实际行动践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时代要求。


图为山东实践组成员正在为小朋友们授课。马玉洁 供图

在故事会环节,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成员以绘本故事《班门弄斧》为切入点,声情并茂地为孩子们讲述了自大的人被拆穿的寓言,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聆听,随着情节发展时而蹙眉、时而欢笑,展现出对故事内容的深刻共鸣。当志愿者提问“故事教会我们什么?”时,小朋友们纷纷举手踊跃回答:“做人要谦虚,不能在行家面前炫耀本领!”随后,在志愿者的鼓励下,孩子们还大胆分享了自己的生活故事:有的讲述与宠物小狗的温馨互动,有的回忆旅行中的奇妙见闻……稚嫩的童声里充满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是他们对生活最真实的感知,也是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生动展现。


在积木搭建环节,志愿者稍加指导,孩子们就瞬间切换到了“创造者”模式。有的孩子们围在一起,商量着搭建 “超级汽车”,“我们要给它装两个大翅膀,这样就能飞起来!”“还要有好多轮子,能在水里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传递着积木,遇到 “翅膀总掉下来”的问题时,就一起研究:“要不我们用大一点的积木固定一下?”在一次次尝试中,一辆造型奇特却充满想象力的“超级汽车”终于完成了,孩子们击掌欢呼,那份合作成功的喜悦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还有几个孩子合作搭建了“动物乐园”,有长长的“小桥”连接着不同的“动物家”,用圆形积木做 “小鸭子”,用长条形积木做“小蛇”,整个乐园充满了童趣。搭建过程中,他们主动分享积木,互相帮忙扶稳“建筑”,团队协作的意识在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


图为山东实践组成员正在教小朋友们搭积木。马玉洁 供图
 
对孩子们来说,这场活动或许只是童年里众多快乐瞬间中的一个,但那些被认真倾听的故事、一起搭建的积木、志愿者温柔的笑容,会像一粒温暖的种子,留在记忆里,当他们未来遇到困难时,或许会想起“合作能解决问题”;当他们想要炫耀时,或许会突然记起“班门弄斧”的小故事;当他们不敢表达时,或许会想起那个鼓励他们“再说一点”的温柔声音。

这场充满爱的活动,没有留下“教育”的痕迹,却在孩子们的心里刻下了“被理解”“被尊重”“被爱着”的印记,而这些印记,终将成为他们未来勇敢探索世界、真诚对待他人的底气,助力他们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更快乐、更坚定。
“红心研墨志愿教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山东实践组的这场幼儿园志愿活动,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在趣味互动中,孩子们收获了成长的养分;在陪伴里,志愿者照见了教育的初心,这份双向的温暖,正是社会实践最动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