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护蕾 防患未“燃”:豫北医学院深入凤湖小学开展消防知识社会实践
平原示范区讯 6月22日,豫北医学院一支由临床医学等专业优秀学子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满载专业热忱与社会责任,走进平原示范区凤湖小学,开展了一场系统深入、形式新颖的消防安全知识社会实践。此次志愿服务以"提升儿童安全意识、筑牢校园防火屏障"为核心目标,通过"认知-实践-内化"三重维度,为凤湖小学的师生们构建起立体化的消防安全教育体验。
1.科普课堂:趣味启蒙,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医学院学子们充分发挥医学教育特有的严谨与细致,将复杂的消防知识转化为易于儿童理解的生动内容。精心制作的趣味动画短片,以活泼可爱的消防卡通形象为主角,直观演绎了因玩火、电气线路老化短路、厨房用火不慎等常见隐患引发火灾的全过程。宣讲员摒弃晦涩术语,用"小火苗变成大怪兽"等贴近儿童认知的语言,深刻剖析火灾对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巨大威胁。一组组触目惊心的真实火灾案例图片与视频资料,无声却有力地敲响了安全警钟。课堂还重点介绍了守护日常安全的"无声卫士":干粉灭火器扑灭初期火灾的适用场景与操作要点,消防栓系统作为"生命水源"的关键作用,以及烟雾报警器如何在第一时间发出"危险警报"。知识讲解环环相扣,在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阵阵惊叹中,防火意识悄然扎根。
2.实战演练:技能锤炼,临危不乱显真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急本能是本次社会实践的重中之重。在志愿者的专业指导下,校园走廊化身"模拟火场逃生通道"。孩子们认真练习"弯腰低姿前进"的标准姿势,学习如何用浸湿的毛巾或衣物紧紧捂住口鼻,有效过滤有毒烟气。随后,一声模拟警报骤然响起,一场紧张有序的全校性安全疏散演练正式启动。学生们反应迅速,按照既定路线,在老师与志愿者的引导下,快速、安静、有序地撤离至安全集结地,整个过程高效流畅。
志愿者们更将安全教育融入游戏。"安全出口标识大寻宝"游戏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化身"安全小侦探",在熟悉的教室、走廊、楼梯间里仔细寻找绿色的安全出口指示牌和疏散方向箭头,在趣味竞速中牢牢掌握校园逃生路线图。面对突发情况,简易自救技能尤为重要。志愿者现场演示了利用身边衣物、多层折叠的湿纸巾快速制作简易防烟口罩的方法,孩子们纷纷动手尝试,掌握了一项实用有效的临时防护技能。
3.沉浸体验:角色代入,安全智慧深植心田
为巩固学习成果,实践团队精心设置了多个互动体验区,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在"小小消防员"灭火器模拟操作区,孩子们轮流使用特制的儿童训练灭火器模型或高科技电子模拟设备,亲身体验"提、拔、握、压"四步操作法的精髓。当模拟屏幕上的"火焰"被成功扑灭时,成就感洋溢在每一张小脸上。
最受瞩目的当属消防主题情景剧场。学生们自由分组,在志愿者引导下,分别扮演英勇的消防员、冷静的自救者、机智的互救同伴以及需要帮助的"被困人员"。通过预设的"教室起火"、"家庭厨房险情"等逼真场景,孩子们在紧张而投入的角色扮演中,自然而然地演练了如何清晰拨打119报警、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发出有效求救信号、如何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帮助同伴,以及团队协作互助脱险的关键要点。生动的情节模拟,让抽象的求救、自救、互救知识变得具体可感。
4.医者仁心:播撒火种,共筑平安成长路
此次豫北医学院深入凤湖小学的消防知识社会实践,远非一次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一场融合医学人文关怀与公共安全教育的深度实践。医学院学子们凭借其专业的医学背景,在传授消防知识的同时,特别融入了紧急状况下的基础医学防护要点和心理调适引导,使安全教育更具温度与深度。
凤湖小学校长张慧敏深有感触地表示:"豫北医学院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守护生命的火种。这种寓教于乐、注重实战的沉浸式体验,效果远超传统说教。孩子们对安全的理解更深刻,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我校的安全管理注入了强大专业力量。"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医学院学生董炜嘉说:"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守护生命健康是我们的天职。将预防医学和健康促进的理念延伸到消防安全领域,帮助孩子们掌握保护自己的本领,这份责任同样重大。看到孩子们认真演练、踊跃参与的样子,我们深感付出意义非凡。"
此次"医心护蕾 防患未‘燃’"社会实践,不仅为凤湖小学的孩子们构筑了一道坚实的消防安全认知与技能防线,也彰显了豫北医学院学子服务社会、守护未来的责任担当。蓝焰映照着童真,知识守护着成长,一颗颗安全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必将为构建平安校园、护航儿童健康成长绽放出持久而温暖的力量。医学院学子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守护生命安全,医学力量从不缺席。(作者: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