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喀什非遗活化传承周”在古城开城仪式上启幕,这场以“对话千年技艺”为主题的活动,让十二木卡姆的悠扬旋律与土陶轮盘的转动声交织成独特的文化交响。
 
活动现场,年过七旬的维吾尔族剪纸艺人阿卜杜热合曼铺开彩纸,剪刀游走间,巴旦木花纹与葡萄藤图案跃然纸上。一旁,00后大学生王悦正用数字笔在平板上临摹这些纹样,“要把传统图案做成表情包,让更多人认识它们。”这种“老手艺+新表达”的互动,成为现场最热闹的场景。
 
非遗市集里,艾德莱斯绸摊位前,传承人吐尼莎古丽的女儿祖丽皮亚正直播带货,镜头前,她展示着母亲织就的丝巾:“这抹‘天空蓝’,是用沙漠植物染出来的。”直播屏幕上,订单提示音不断响起。
 
此次活动还促成3项跨界合作:本地非遗工坊与电商平台签约“非遗好物计划”,与旅游公司推出“跟着非遗游喀什”线路,与高校共建传统工艺研究中心。
 
“不是让技艺停留在博物馆,而是让它融入日常。”喀什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说,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让千年非遗在当代生活中找到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