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青春同行
2025-07-19 作者:何夏梁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 关注:
乡村振兴·青春同行"实践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2025年7月,淮北师范大学2023级大数据专业1班组建的”乡村振兴·青春同行”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古沛镇周边乡村开展了为期11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围绕教育帮扶、文化宣传、生态保护等内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活动概况与团队组建
本次实践活动由6名相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组成,为乡村提供综合服务。实践前,团队联系了当地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了解基层实际需求并制定了详细的实践方案;准备了教学用书、文具等物资;开展了安全培训并制定了安全预案,为实践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教育帮扶:开设暑期课堂,助力儿童成长
实践团在当地社区开设了”乡村振兴·青春课堂”暑期班,面向周边乡村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和素质拓展。团队成员发挥师范大学优势,精心设计课程,为孩子们教授数学、语文等文化课程,并开展科普小实验、手工制作等趣味课堂,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繁,气氛活跃。“通过这次支教,我体会到了乡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也锻炼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团队在课后分享道。据统计,暑期课堂累计服务儿童30余人次,不仅帮助孩子们巩固了学业,也丰富了他们的暑期生活。实践团还向当地小学捐赠了一批图书和学习用品,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

文化宣传:弘扬红色文化,丰富乡村精神生活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乡村优秀文化,实践团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宣传活动。团队邀请当地老党员讲述革命故事和家乡发展史,实践队员则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村民和孩子们宣讲红色故事、党的政策理论,引导大家坚定理想信念。实践团还组织了一场”乡村之夜”文艺演出,团队成员与当地青少年共同表演了歌曲、朗诵、小品等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乡村振兴和移风易俗,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生态保护:倡导绿色理念,共建美丽家园
围绕生态环保主题,实践团在当地开展了”美丽家园”环保志愿行动。成员走村入户,向村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现场讲解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区别以及分类投放的重要意义,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团队还组织了河道清洁活动,队员们沿着村边河道捡拾垃圾、清理漂浮物,用实际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社区广场,实践团设置了环保知识展板和互动问答环节,向居民普及节水节电、绿化造林等生态知识。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趣味问答,引导群众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以前我们对垃圾分类不太了解,通过大学生们的讲解,现在清楚多了。”一位村民表示今后会坚持做好垃圾分类,为家乡环境出一份力。

调研访谈:倾听民生需求,撰写调研报告
实践过程中,团队深入开展调研工作,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当地的发展变化和面临的问题。负责人带领队员走访了数十户村民家庭,与乡亲们拉家常、谈发展,详细记录他们在产业发展、就业增收、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实践团还与村委会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等进行座谈,听取基层干部对乡村振兴的看法和建议。队员们认真整理访谈记录和问卷数据,形成了一份关于当地乡村振兴需求的调研报告。报告总结了村民反映的主要问题,如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特色产业发展不足、公共文化设施缺乏等,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例如发展乡村旅游、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文化活动场所等。这份调研报告将提交给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为基层决策提供参考。实践团成员表示,通过调研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更加明确了青年一代在其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宣传总结:记录实践点滴,扩大社会影响
实践团十分注重宣传工作,由部分成员负责全程记录实践动态。在实践期间,团队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及时推送实践见闻和感悟,累计发布图文稿件10篇、短视频5条,展示了实践团在乡村开展教育、文化、环保服务的生动画面。这些充满青春气息的报道在朋友圈和网络上获得了广泛关注和点赞,让更多人了解到乡村的变化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风采。实践结束后,团队精心制作了一部实践成果宣传视频,综合剪辑了课堂教学、文化活动、环保行动等精彩片段,并配以解说词和背景音乐,全方位呈现了本次”三下乡”的收获与意义。
安全保障与应急措施
实践团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制定了完善的安全预案并严格执行。出行方面,团队统一租用有资质的客运车辆,并与运输公司签订了安全协议,确保交通往返安全。团队为每位成员购买了短期意外伤害保险,以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在驻地,实践团入住当地提供的安全整洁的宿舍,采取必要的防疫措施,随身携带口罩、消毒用品,避免到人员密集场所聚集,保障成员身体健康。团队还准备了急救包和常用药品,由具备基础医疗知识的成员负责保管。实践期间实行严格的作息和纪律要求:每天活动结束后召开小结会,成员之间互报平安;夜间安排专人值守,确保人身和财物安全。所有队员都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自身安全责任。由于准备充分、措施到位,本次实践活动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实现了”平安下乡、平安返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