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实社区学龄儿童的假期时光,播撒热爱学习的种子,7月7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周密策划,深入盐城市亭湖区先锋街道健康路社区,圆满举办了一场以“文化滋养心智、创意激发潜能、历史厚植情怀”为核心内容的沉浸式公益教学活动。活动着重寓教于乐,借助精心编排、互动性强的多样化课程,成功搭建起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儿童间的智慧通道。此举不仅显著提升了孩子们的探索欲与创造力,更赢得了社区家长们的广泛赞誉,为社区教育模式的革新实践贡献了鲜活而具参考价值的案例。
晨曦启智:诗韵墨彩,叩响智慧之门
当朝阳辉映亭湖区先锋街道健康路社区时,活动室内已聚集众多满怀期待的小朋友们。来自南师泰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的青年志愿者,以一场别出心裁的文化探索拉开当日序幕。他们摒弃单向传授,选择以“走近诗仙李白”为切入点,用生动的叙述描绘诗人“仗剑去国”的豪情与轶事。孩子们听得入神,踊跃发问,现场气氛活跃。一位小参与者课后感叹:“诗句里的天地,比绘本还要精彩纷呈!”志愿者随即巧妙引导,将课堂自然衔接到绘本《坐井观天》。斑斓灵动的画面一经展示,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面对孩子们“青蛙为何不离开深井”的纯真疑惑,志愿者并未直接解答,而是鼓励他们成为“故事探索者”,在交流与畅想中自主领悟寓意。播撒了求知的火苗,还需游戏活力助燃。紧随其后的“音乐凳子”与“数字接龙”环节,让活动室化作欢乐的殿堂。孩童们在跑跳中释放活力,更在紧张的数字反应游戏中锻炼了思维敏捷度。当一名小男孩利落地越过数字“14”,兴奋地高举双手时,乘法口诀已无声地烙印在快乐的记忆里。
创意工坊:妙思巧手,实践孕育真知
午后的时光,属于自由翱翔的想象力。在艺术创作单元,志愿者虽提供了猫咪与冰淇淋的范例,但孩子们笔下流淌的却是天马行空的奇思:微笑的猫咪、七彩的甜筒……这令志愿者们深受触动:呵护天然童趣,远比教授“规范”技巧更为重要。课业辅导环节,个性化引导处处体现智慧。面对除法难题,志愿者信手拈来小零食作为辅助教具,抽象的数学原理即刻变得直观可感。“原来算术也能这么有趣!”孩子眼中的迷茫被豁然开朗的光芒取代。语文辅导则化身为一场“自然探秘”——为深切感受课文《夏夜多美》的意境,志愿者带领孩童步入社区绿植丛中,寻觅真实的萤火微芒。当那抹灵动的幽绿倏忽闪现,课文中的文字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孩子们在日记本上郑重记录下这个充满发现的黄昏。
红色传承:回望峥嵘,薪火映照童心
历史情怀的培育亦如春风化雨。志愿者围绕“重走长征路”主题,通过深情的讲述与互动问答,将红军长征的壮丽史诗娓娓道来。孩子们深受感染,纷纷执起画笔描绘心中的长征画卷。一位女孩在画纸上细腻刻画“红军翻越雪山”的景象,并真挚分享:“他们的经历,比所有冒险故事都更令人敬佩!”活动尾声,志愿者匠心独具地将写作练习设计为一场“夏日寻踪”。孩子们满怀兴致地在社区中搜寻“夏日的印记”。一位男孩高举找到的西瓜兴奋返回,以此为灵感,文思泉涌写下满满三页作文,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生命更迭与珍视的稚嫩感悟。
夕照寄情:收获满囊,期冀未来之光
夕阳余晖为活动室披上温暖霞衣,也到了挥手暂别的时刻。孩子们将亲手绘制的图画和心爱贴纸塞进志愿者手中,纯真的感激无需多言。整日活动中,志愿者们始终以耐心为帆,以故事和互动为桨,引领孩子们在知识的瀚海中愉快航行,在主动求索中点燃持久的学习内驱力。正如一位家长王女士反馈:“孩子回家后依然兴奋地谈论李白和长征故事,这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真正触动了他们的心灵。”此次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的志愿之行,不仅为健康路社区的孩子们编织了一段缤纷多彩、饱含“小欢喜”的暑期篇章,更以其富有创意的教育实践,为社区教育模式的精进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样本。青年学子们用智慧与热忱播撒的求知星火,必将在更多稚嫩心田生根萌发,照亮通往广阔未来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