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深入了解畜牧业现代化发展需求,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为奶山羊产业的技术创新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2025年7月,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医药学院“噬不可挡—无抗养殖”暑期三下乡实践队成员在张园、高铱遥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宝鸡陇县开展实践活动。
  选育优良品种,打造特色品牌。抵达陇县畜牧工作站后,站长边会龙热情迎接实践团队。边会龙在座谈中强调:“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个标准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致富一方百姓,这是我们产业发展的核心路径。”他详细介绍道,莎能奶山羊作为世界顶级品种,是陇县奶山羊产业的“芯片”,其毛色洁白有光泽,体型腿细腰长,泌乳期长达10个月,年产奶量600至750公斤。羊奶富含干物质、脂肪、维生素C等,被誉为“奶中之王”,是当地农户增收的关键。实践队成员认真记录,并就品种选育、疫病防控等问题展开讨论。边会龙随后安排团队参观现代化养殖场,以增强实地认知。
  图为饲喂奶山羊 张媛媛 摄
  扩充养殖规模,政府补助支持。在陇县畜牧工作站干部的陪同下,实践队来到陇县城关镇北关村祥润农人养殖场。该养殖场厂长王卫军向实践队介绍,目前养殖场羊存栏量为675头,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与妻子朱亚娟系统学习奶山羊养殖技术后,建起了一个存栏500只的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点。“去年我们设立了奶山羊人工授精站,县上补贴了10万元。当年8月做了62例奶山羊人工授精,48只母羊成功怀孕,今年春节前后顺利产下100多只羊羔,成功率超过70%。”王卫军笑着说,言语中难掩喜悦。
  图为参观学习饲料配比和制作 张媛媛 摄
  科技赋能养殖,绘就现代农业。陇县兽医站副站长曹云龙也向实践队分享了当地奶山羊产业的发展成果:“高科技不仅巩固和发展了奶山羊良种,我们县一只莎能奶山羊的年产奶量已突破1.1吨,创下全国纪录。”他还提到,去年全县新增奶山羊3万只,生鲜羊乳总产量增加了30%,这些数据让实践队成员感受到了当地奶山羊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进入养殖场前,实践队成员在厂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先进入消毒室进行了5分钟的全身消毒。走进厂区,一只只肤白貌美的莎能奶山羊映入眼帘。整个厂区饲养管理到位,路面干净整洁,没有刺鼻气味。工作人员介绍,养殖场的粪便一周清理一次,饲草新鲜,饮水洁净,灭虫工作也做得十分到位。实践队成员先后参观了饲料棚、兽医室、生产区、生活区,就畜禽养殖技术、企业运营模式及科学惠农政策等方面与厂区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考察与交流。团队中大一的成员是第一次接触现代化养殖场,对畜禽疾病的防疫与处理、机械化与智能化养殖进程的推进等方面充满好奇,他们带着疑问与王卫军厂长深入交流,在交流中逐渐体会到乡村产业新业态中农业领域的新机遇。
  图为分辨牧草成分 王雪林 摄
  参观过程中,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的指导老师发现有2座养舍顶棚方向存在问题,当即提出了几条改进意见。厂区负责人认真听取后连连点头,随后还就近期养殖中遇到的问题与张园老师进行交流,张园老师为其耐心解答。之后,实践队成员跟随场内工作人员来到会议室,工作人员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厂区的整体发展情况与未来规划。据介绍,养殖场将充分发展当地优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村民的生活更加富裕。
  图为团队成员实践中与畜牧站曹副站长,王厂长合照 团队指导老师张园 摄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交流研讨和亲身体验,让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学子们对国家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使命感。未来,实践团将把此次实践活动的收获带回学校、带进课堂,带动更多青年学生投身农业强国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