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酿山乡”实践队赴甬调研 探寻生物多样性赋能乡村振兴新范式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蜂酿山乡”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开展专题调研,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产业协同发展路径,实地考察生态资源转化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样本。
政策引领:全国首个乡镇级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落地见效
实践首日,团队采访龙观乡团委负责人获悉,该乡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率先制定《龙观乡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建设行动计划》,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技支撑”的生态保护机制,先后获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示范区”“全国生态特色文化镇”等称号。数据显示,全乡森林覆盖率达86%,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32种,生态资产总值突破50亿元。
产业创新:中华蜜蜂养殖激活生态经济链
在海拔600米的中华蜜蜂保种场,拥有40余年经验的蜂农向团队介绍,龙观乡独特的立体气候与零工业污染环境,为中华蜜蜂提供了优质栖息地。该品种具有强群性、抗螨性及零星蜜源采集优势,配合乡域内2.3万亩柃木、乌桕等蜜源植物,形成“蜂—林—农”共生系统。据测算,全乡年产蜂蜜120吨,带动120户农户年均增收2.8万元,相关技术成果入选浙江省农业主推技术。
文旅融合:生态博物馆赋能自然教育
团队探访五龙潭景区时了解到,该区域年均湿度达82%、雾日超150天,为蕨类植物与蝴蝶提供了天然基因库。景区内建成的华东地区首个蕨与蝶专题博物馆,通过数字交互技术展示260余种蕨类标本与158种蝴蝶生态图谱,年接待研学游客3.2万人次,衍生出生态科普、文创开发等多元业态,实现“保护—教育—增收”闭环。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