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智汇益行实践队走进福海路社区 开展AI知识普及活动
2025-07-30 作者:张天祥 来源:烟台大学“智汇益行”实践队 关注:

7月24日,烟台大学智汇益行实践队走进福海路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AI知识普及活动。本次活动聚焦AI生成PPT与AI生成视频两项实用技能,旨在让社区居民近距离接触人工智能技术,感受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便捷与变革。实践队成员通过专业讲解、现场演示和互动教学,让居民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实用技能,也让科技普及的种子在社区落地生根。
精心筹备,搭建科技与生活的桥梁
活动当天,智汇益行实践队的成员们提前一小时抵达福海路社区,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大家分工协作,有的调试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确保演示过程顺畅;有的整理AI工具操作手册、案例素材等资料,方便居民随时查阅;还有的布置活动场地,摆放座椅、饮用水,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虽然成员们都有些紧张,但想到能将AI知识传递给更多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随着居民们陆续到场,活动中心渐渐热闹起来。有带着孙子来的大爷大妈,有刚下班赶来的年轻人,还有社区工作者特意前来学习——不同年龄层的居民汇聚一堂,共同对这场"科技课"充满好奇。一位头发花白的奶奶拉着队员的手说:"听说今天能学做PPT,我特意来看看,以后社区搞活动,我也想试着做个幻灯片给大家展示。"这样的期待让实践队成员更加坚定了做好活动的决心。

活动伊始,实践队成员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AI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场景:从手机里的语音助手到超市的自助结账系统,从智能家居的远程控制到在线教育的个性化推荐,AI早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不是实验室里的高深学问,而是能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这段开场白打破了居民们对AI的陌生感,为后续的技能教学做好了铺垫。

于淼主讲AI生成PPT:让普通人也能做出专业幻灯片
"大家平时做PPT是不是总觉得耗时又费力?"随着于淼的提问,AI生成PPT环节正式开始。作为该环节的主讲人,于淼深知居民们对"高效实用"的需求,因此她从日常场景切入,迅速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

于淼首先介绍了当前主流的AI生成PPT工具:"博思AIPPT适合零基础的朋友,输入主题就能自动生成完整框架;DeckRobot则擅长将Word文档一键转化为PPT,特别适合需要经常做汇报的社区工作者。"为了让居民们直观感受工具的便捷性,她现场打开博思AIPPT,以"社区端午节活动总结"为主题进行演示:输入关键词后,短短40秒内,系统便生成了包含活动流程、精彩瞬间、居民反馈等板块的PPT初稿。更令人惊喜的是,AI不仅自动匹配了龙舟、粽子等端午元素的插图,还选用了清新的绿色调,整体风格既专业又贴合主题。

互动环节成为全场高潮。于淼邀请居民上台实操,63岁的张阿姨在队员的搀扶下走到电脑前,有些紧张地说:"我想给孙女做个动物科普的PPT。"在于淼的引导下,张阿姨输入"动物世界:鸟类篇,要配图片,文字简单点",屏幕上很快跳出了包含孔雀、鹦鹉、喜鹊等内容的幻灯片,每张都配有高清图片和简短有趣的介绍。当看到自己的想法变成了图文并茂的课件,张阿姨激动得眼眶发红:"以前总觉得这些是年轻人的本事,没想到我也能学会,以后孙女做功课就不用总麻烦她爸妈了。"

于淼在互动中始终保持耐心,针对居民们提出的"图片能不能换成自己拍的""字体能不能放大点"等问题,逐一演示操作方法。她表示:"很多居民不是不想学新技术,而是怕被'技术门槛'挡住。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门槛降低,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刘诗立主讲AI生成视频:让静态瞬间绽放动态魅力
如果说AI生成PPT让居民们感受到了科技的"实用",那么刘诗立带来的AI生成视频环节,则让大家领略了人工智能的"神奇"。

"大家先看这段视频。"刘诗立播放了一段社区活动宣传短片:画面中孩子们在草坪上奔跑,老人们在树荫下下棋,镜头缓缓移动,背景音乐轻快温馨。"这段视频没有动用摄像机,而是AI根据'福海路社区夏日生活,暖色调,突出邻里和睦'的文字描述生成的。"话音刚落,活动中心里便响起一阵惊叹声。
刘诗立趁热打铁,详细讲解了AI生成视频的三种核心方式:文生视频、图生视频和参考主体生视频。"文生视频就像给AI写'剧本',描述越详细,画面越精准;图生视频能让老照片'动起来',比如把社区十年前的老照片变成动态场景;参考主体生视频则可以让同一个物体出现在不同场景,比如把孩子的绘画作品变成动画片。"

图生视频的演示更是令人称奇。刘诗立拿出一张居民提供的社区老照片——那是福海路社区刚建成时的样子,照片里的树苗还只有半人高。"我们试试让它'长大'。"他将照片上传至即梦AI工具,选择"时光流逝:树苗生长,四季变换"效果。屏幕上,老照片中的小树苗慢慢抽枝、长高,树叶随季节更替由绿变黄、再由黄变绿,十年光阴浓缩在15秒的视频里,不少老住户看得眼含热泪。

温暖落幕,科技普及永远在路上
夕阳西下,活动在居民们的依依不舍中接近尾声。实践队成员收拾设备时,不断有居民前来道别:有的送来自家种的黄瓜,有的写下感谢纸条,还有的追问"下次什么时候再来教新技能"。一位大爷握着队员的手说:"以前总觉得AI是年轻人的玩意儿,今天才明白,它就是帮咱们过日子的工具,就像当年的洗衣机、微波炉一样。"
此次福海路社区之行,智汇益行实践队不仅让居民们掌握了AI生成PPT与视频的实用技能,更打破了科技与生活之间的隔阂。对于实践队成员而言,这既是一次知识传播的实践,更是一堂深刻的社会课——他们在居民的笑容中理解了"科技向善"的真谛,在互动的细节里懂得了"耐心沟通"的价值。
正如实践队成员在总结中所说:"科技普及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双向的温暖传递。当看到大爷大妈们像孩子一样为生成的PPT欢呼时,我们才真正明白,让科技走进千家万户,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技术红利,这就是我们开展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未来,智汇益行实践队将继续带着这份初心,走进更多社区,让人工智能的光芒照亮生活的每个角落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