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窑火琉光实践队:千年窑火烈熊熊,万年传承跃峥嵘
窑火琉光实践队在淄博市的琉璃文化探索之旅,如同一束穿越时空的光,照亮了琉璃艺术的前世今生。这场旅程不仅让队员们深入触摸到琉璃文化的历史脉络,更让队员们真切地感受到传统工艺在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革新,为推动琉璃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窑火传薪炎,历史长河藏瑰宝
若论此次琉璃文化探索之旅中最能纵观古今、包罗万象之地,当属琉璃博物馆。步入馆内,仿佛踏入一部立体的琉璃文明史书,从商周时期古朴厚重的琉璃珠饰,到汉唐年间流光溢彩的器皿摆件,再到明清两代技艺精湛的宫廷贡品,直至当代艺术家融入多元理念的创新之作,各个时期、各类形制的琉璃珍品在展柜中静静陈列,串联起一条清晰的琉璃文化发展脉络。每一件展品都如同一枚时光印记,镌刻着不同时代的工艺智慧,全方位展现了琉璃与中华民族生活、文化深度交融的轨迹。 每一件展品背后都藏着一段故事,或是匠人的呕心沥血,或是时代的文化印记,它们共同构成了琉璃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深厚底蕴。 这场博物馆之行,让队员们跳出了单一工艺或单件作品的局限,从历史演进、工艺发展、文化融合的宏观视角,对琉璃文化有了更为系统、深刻的认知。当目光扫过从古朴到精致、从传统到创新的万千琉璃展品时,那份穿越千年的文化厚重感扑面而来,也让大家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传承琉璃文化,不仅是守护一门非遗文化,更是延续一段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文明记忆。
回看来时路,古镇窑火映辉煌
颜神古镇,这座承载着琉璃千年记忆的活标本,是实践队探索之旅中极具历史厚重感的一站。踏入古镇,仿佛瞬间穿越回明清时期,古朴的建筑群静静矗立,青石板路蜿蜒曲折,每一块砖瓦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诉说着琉璃产业曾经的辉煌。在这里,队员们有幸亲眼见证了周师傅现场制作琉璃荷叶盘的全过程,那熊熊燃烧的窑火映照着周师傅专注的脸庞,他手中的琉璃料在高温下如同被赋予了生命般生动,几经打磨,一片栩栩如生的琉璃荷叶盘便逐渐成型,荷叶的脉络清晰可见,仿佛下一秒就会滴出晶莹的露珠。 更令人难忘的是古镇的开窑炉祭窑神仪式,工匠们身着传统服饰,神情肃穆地向窑神献上祭品,祈求烧窑顺利。这一仪式不仅是对古老传统的坚守,更是琉璃匠人对这份手艺敬畏之心的体现,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琉璃文化的厚重。
再看现在时,造型万千展活力
琉璃大观园是琉璃造型艺术的集大成之地,踏入其中,队员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琉璃的奇幻世界。各种各样的琉璃制品琳琅满目,造型各异,让人眼花缭乱。从精致小巧的琉璃饰品,到气势恢宏的琉璃摆件,从传统的吉祥图案造型,到充满现代感的抽象设计,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琉璃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在这里,队员们不仅看到了琉璃艺术在造型上的无限可能,也感受到了琉璃产业蓬勃发展的市场活力。
工艺革新路,传统现代相融合
领尚琉璃创意园则让队员们看到了琉璃制作工艺的发展。园区内,从熔化、成型,到退火、打磨等环节,队员们现场观看了琉璃制作的全过程,工匠们依然保持着对琉璃料性的精准把握,将传统的制作技巧发挥到极致。一件件精美的琉璃作品从这里诞生,不仅质量稳定,更在造型和工艺上不断创新,展现出琉璃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内画藏乾坤,匠心传承显担当
离开创意园,实践队来到了张广庆内画艺术研究院。如果说颜神古镇展现的是琉璃外在造型的瑰丽,那么这里则呈现了琉璃内画艺术的精妙绝伦。在研究院内,小小的鼻烟壶成了鲁派内画艺术家们施展才华的大舞台。透过放大镜,队员们看到鼻烟壶内壁上,山水、花鸟、人物等图案栩栩如生,笔触细腻入微,色彩搭配和谐雅致,让人不禁感叹艺术家们绝妙的技艺。研究院的博物馆里陈列着各位大师的经典作品,每一件都是实实在在的艺术品,直观展现了鲁派内画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发展脉络。 队员们还幸运地采访到了张广庆大师的儿子——张路华老师。张老师温文尔雅,谈起鲁派内画与他的故事时,眼中闪烁着光芒。他讲述了父亲张广庆大师如何将毕生精力投入到鲁派内画的传承与发展中,以及自己从小耳濡目染,如何与内画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在谈及非遗传承时,张老师语气沉重却坚定,他说:“鲁派内画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传承它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 同时,他也分享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鲁派内画的创新探索,比如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题材,让内画艺术更贴近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薪火向未来,孩童心中播火种
传承的希望在于下一代,实践队深知这一点,于是来到了张店区铁路小学。在这里,队员们向小朋友们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琉璃和鲁派内画的知识,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让孩子们了解了琉璃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鲁派内画的独特魅力。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充满了好奇与向往。随后,队员们还组织孩子们进行了鲁派内画的尝试,虽然只是简单的勾勒,但孩子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看着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在鼻烟壶内壁上涂抹,队员们仿佛看到了琉璃文化传承的火种在这些幼小的心灵中点燃。
非遗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基因的延续,是一个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琉璃文化作为中国非遗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见证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历程,凝聚着先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在当今时代,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非遗面临着被遗忘、被边缘化的危机。但窑火琉光实践队的探索之旅让我们看到,琉璃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传承非遗,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它要求我们敬畏传统,深入挖掘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让这些宝贵的财富得以保存;它也要求我们勇于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让非遗在当代社会中找到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只有这样,才能让像琉璃文化这样的非遗项目,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流淌,薪火相传,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精神纽带,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