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红韵桐声传薪火,古今合璧谱华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桐城开展调研宣讲系列活动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韵桐声传薪火,古今合璧谱华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 7 月初前往安庆桐城市,开展了参观学习、实地调研、理论宣讲等多项实践活动。他们追寻桐城历史文脉,传承红色精神,其青春足迹遍布桐城文庙博物馆、烈士陵园、六尺巷及多个社区等地。
(一)参观学习
团队首站来到桐城文庙与文化博物馆,开启探寻文化根源之旅。桐城文庙作为桐城派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蕴含“崇文重教”传统。队员行经棂星门,于泮池边驻足,并在大成殿孔子塑像前,体会“礼让谦和”的精神熏陶,体悟桐城 “以文育人” 的文化内核。桐城文化博物馆藏有 2650 件文物,队员们通过参观桐城文化展区,了解了桐城文派 “义法” 理论、明清科举教育盛况,以及黄梅戏宗师严凤英的艺术生平,深度感受浓厚的桐城文化。
之后,团队参观桐城市红色遗址,重温革命记忆。于烈士陵园,队员们敬献菊花,默哀致敬。桐城中学内的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中,文物与老照片重现 1949 年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作战的场景。通过研读相关文献,队员们深切感悟到了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渡江精神。
(二)实地调研
在六尺巷景区,队员分组向游客与当地居民发放文化传单,并围绕 “六尺巷典故对家风的影响”“红色教育参与意愿” 等主题展开问卷调研,共收集超百份问卷,为传统文化传播研究积累数据。此外,队员们还在多个社区聚焦 “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与居民直接交流,收集关于 “调解室作用”“社区治理建议” 等方面的居民反馈,从而直观把握传统智慧助力现代社区治理的实践效果。
(三)理论宣讲
西苑社区内,2024 级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刘雨菡以张英 “让墙” 故事切入,阐释 “六尺巷工作法” 的治理价值。同时,2024 级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生黄紫怡借助 “打过长江去” 口号,讲述渡江战役故事,帮助孩子们了解二野精神传承情况。
在六尺巷社区,2024 级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生汪烨使用桐城方言介绍 “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借助邻里纠纷调解实例,从 “党建领事” 讲到 “群力防事”,生动展现 “礼让和谐” 理念于基层治理中的应用,并借渡江战役史料宣讲,带领居民回顾革命历史。此外,西苑社区的 2024 级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生宋鱼以 “解放军勇渡长江” 故事为社区居民阐释渡江战役。
借助本次 “三下乡” 实践活动,团队既深入了解了桐城文化传承的现实情况与挑战,也对传承该文化的重要性与价值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接下来,团队将持续加强对桐城文化的研究探索,为其保护与传承事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通讯员:宋鱼)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