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4 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正式入驻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东岸社区,启动了主题为 “扎染的前世今生” 的实践活动。 该活动以社区儿童为主要参与对象,致力于通过生动有趣的课程形式,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色彩,同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志愿者们结合自身专业所长与儿童兴趣特点,量身打造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扎染相关活动。
 
 回溯历史长河,探寻扎染文化渊源
 
在 “扎染的前世今生” 主题环节开展前,志愿者团队进行了周密的策划与筹备工作,专门编写了符合儿童认知水平的学习资料。 他们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孩子们娓娓道来扎染的发展历程 —— 从秦汉时期的 “缬染” 技艺说起,一直讲述到如今扎染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辉煌历程。 当讲到云南白族妇女沿用板蓝根染布的传统习俗时,孩子们眼中绽放出好奇与向往的光芒,这让志愿者们深切感受到,文化传承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芽。
 
动手实践体验,感受传统工艺魅力
 
在带领孩子们深入了解扎染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后,志愿者们随即组织孩子们开展扎染创作实践。 创作前,志愿者们细致讲解了扎染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并提前制作了图文结合的 PPT,直观演示扎结、浸染、拆线等关键流程。 待白布、颜料、皮筋等材料分发完毕,孩子们便迅速投入到创作中。 童心创意绽放,绘制文化传承新篇 志愿者们发现,孩子们的创作思路极为丰富多元。 有的孩子严谨模仿教程扎出规整的花纹,有的则大胆突破常规,将布料拧成麻花状或系出不规则的结。 志愿者们在现场巡回指导,随时解答孩子们提出的 “颜料会不会混色”“要泡多久颜色才够深” 等疑问。 看着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布料浸入染缸,又在拆开皮筋的瞬间发出惊喜的欢呼声,整个活动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
 
 传承文化根脉,践行青年使命担当
 
此次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非遗传承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课题,而是能够融入日常生活的鲜活体验。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不仅要深入了解非遗文化,更要主动担当起文化传播的桥梁角色,用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古老的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真正的教育往往蕴含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而文化的传承,正是在这样一次次亲身体验中代代延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