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东安社区的活动空间被点燃。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的志愿者们带着装备来了——这次的主题是:让美术不再高冷,让色彩活起来!这支由大学生组成的年轻团队深知,想让学龄前的小朋友们爱上学习,第一步就是撕掉“枯燥”的标签。于是,他们把美术的色彩魔法变成了创意工坊。在这里,孩子们不是被动听课,而是动手达人、游戏玩家、小小艺术家!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知识不再是书本上的符号,而是可以摸、可以玩、可以创造的真实体验。“红心研墨”的这次活动,不仅给社区小朋友们的暑假加了点“知识猛料”,更让社区教育瞬间“年轻”了好几岁,收获家长群里的点赞无数。

因材施教创意新
教学团队创新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为活泼好动的低龄儿童(6-7岁)设计"工具轮换"活动,通过变换绘画工具保持专注力;让高龄儿童(8-10岁)参与"色彩联想"环节,引导他们思考色彩与情感的联系。
生动开场引兴趣
“红心研墨”团队聚焦艺术启蒙,核心策略是体验优先于技法,过程重于结果。活动以动画短片引入,生动展示红、黄、蓝三原色混合产生橙、绿、紫的过程,迅速抓住儿童注意力。随后,志愿者现场演示调色实验:红黄交融变橙,引发孩子们阵阵惊叹。直观的视觉冲击有效建立了色彩混合的初步认知。
实践探索乐趣多
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进行色彩混合实验。当亲眼见证红色和黄色变成橙色,蓝色和黄色形成绿色时,孩子们都发出惊喜的欢呼。孩子们人手红、黄、蓝三色马克笔和画纸,亲自尝试调色。“老师,我用蓝和红调出了紫色!”小朋友兴奋地展示成果,体验带来的成就感溢于言表。随后开展的互动游戏,更让孩子们在玩闹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后,孩子们尽情挥洒创意。有的画出梦幻彩虹,有的描绘心中的花园,还有的创作想象中的奇幻世界。志愿者们细心指导,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创作的乐趣。
教育智慧现光芒
志愿者面对小朋友"我画的彩虹对吗"的提问,她回答道:"你心里的彩虹是独一无二的"。这句话道出了艺术教育的精髓——鼓励个性表达,培养创新思维。课程的最后,志愿者播放了《颜色之歌》,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此次美术启蒙课程落下帷幕。孩子们骄傲地展示作品,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这些充满童真的画作,是艺术启蒙的最好见证。
 
这场发生在2025年盛夏的邂逅,如同一首悠扬的短歌,余音袅袅。它不仅为东安社区的孩子们编织了一段充满欢笑、发现与色彩的童年记忆,更让年轻的志愿者们,在付出与陪伴中,深刻领悟了“教育是灵魂唤醒灵魂”的真谛。他们用行动证明,当知识的传递浸润着真诚的热爱,承载着创新的方法,成长的奇迹便会如约而至,在每一个参与者的心田悄然绽放,留下永恒的印记。这,正是志愿服务的深远意义,也是青春岁月里,最值得珍藏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