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同行探协作,财大学子解码缙云共富密码
2025-08-30 来源: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实践团 关注:
为将课堂所学与区域发展实践深度结合,探索山海协作工程推动共同富裕的 “县域答案”,2025 年 8 月 20 日,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山海同行,协作共兴” 实践服务团奔赴浙江省缙云县,以 “企业调研 + 乡村访谈” 的形式,开启了一场聚焦产业共兴、乡村振兴的实践调研。
作为浙江省 “山海协作” 结对的典型代表,德清与缙云自 2002 年牵手以来,20 余年间在产业、科技、民生等领域深耕协作,这份 “跨越山海” 的情谊,也成为实践团此次调研的核心切入点。
01 菲乐驰康复科技有限公司:山海协作孕育产业新动能
实践服务团首站来到湖州・丽水山海协作产业园内的菲乐驰康复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入驻产业园的重点企业,其发展模式颇具特色:采用了“标准厂房租赁 + 绩效激励 + 用地保障”的过渡形态。

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租用园区厂房开展生产,若年产值达到一定规模,即可获得缙云本地批地资格自主建设厂房。在租金设置方面,一层厂房年租金较高,二三层相对较低。当企业年开票额达到一定数额后,政府将全额返还租金,形成良性“对赌”激励模式。

目前企业业务已覆盖全国及东南亚、美洲等地区。负责人表示,行业前景与全球老龄化趋势紧密相关,市场体量正持续扩大。谈及山海协作带来的红利,企业负责人坦言,缙云的资源禀赋与政府支持是关键因素。物流依托靠近金华的地理优势使得成本较低,园区对接效率较高。

02 壶镇镇陇东村: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实践团随后前往陇东村,与村支部书记围绕“山海协作下的数字化乡村与集体经济”展开深入交流。陇东村与德清县的协作集中体现在数字乡村建设上。

卢书记介绍,数字化项目重点打造了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茭白种植区氨氮、含氧量等指标。同时还对接省农业厅“未来乡村在线”平台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涵盖产业、文化、邻里等九大场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近年来有显著增长,主要依赖物业租金。但文旅产业仍处于免费体验、培育客源的阶段,尚未产生直接收益。村庄面临着典型的老龄化挑战,人口平均年龄偏高,年轻人多在附近工业园就业。卢书记感慨道:“最大瓶颈是人才,大学生即使有保障岗位也难留住。”


03 仙都街道前湖村:环境改善与文旅融合
实践团最后一站来到前湖村,重点了解其与德清合作的山海协作项目。该项目已完成环境整治、道路提升及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核心区域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厉书记表示,今年计划推进水上长廊项目,目前正在招商中,预计建成后可带动民宿经营。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较少,主要来自零售商铺和文旅相关收入。谈及村民受益情况,厉书记表示:“配套设施升级让居住环境更好了,民宿也能多些客源。”。前湖村的发展规划体现了山海协作从基础设施改善向产业融合发展的升级路径,通过环境提升为文旅产业融合创造条件。

实践团在与前湖村村民交流中,了解到该村存人才流失、缺特色主导产业等问题,村民期盼能借助与德清的山海协作工程,自主开发特色农产品,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04 挑战与展望:山海协作的未来路径

从产业园的企业协作到乡村的数字化与环境治理,此次实践全方位呈现了德清与缙云山海协作的多元场景。企业借助政策杠杆实现梯度发展,村庄通过资源对接补齐民生短板。但人才短缺、产业同质化等挑战仍待破解。
相信随着协作机制不断深化,两地将在优势互补中探索出更具活力的共兴路径,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县域协作的实践范例。
作为浙江省 “山海协作” 结对的典型代表,德清与缙云自 2002 年牵手以来,20 余年间在产业、科技、民生等领域深耕协作,这份 “跨越山海” 的情谊,也成为实践团此次调研的核心切入点。
01 菲乐驰康复科技有限公司:山海协作孕育产业新动能
实践服务团首站来到湖州・丽水山海协作产业园内的菲乐驰康复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入驻产业园的重点企业,其发展模式颇具特色:采用了“标准厂房租赁 + 绩效激励 + 用地保障”的过渡形态。

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租用园区厂房开展生产,若年产值达到一定规模,即可获得缙云本地批地资格自主建设厂房。在租金设置方面,一层厂房年租金较高,二三层相对较低。当企业年开票额达到一定数额后,政府将全额返还租金,形成良性“对赌”激励模式。

目前企业业务已覆盖全国及东南亚、美洲等地区。负责人表示,行业前景与全球老龄化趋势紧密相关,市场体量正持续扩大。谈及山海协作带来的红利,企业负责人坦言,缙云的资源禀赋与政府支持是关键因素。物流依托靠近金华的地理优势使得成本较低,园区对接效率较高。

02 壶镇镇陇东村: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实践团随后前往陇东村,与村支部书记围绕“山海协作下的数字化乡村与集体经济”展开深入交流。陇东村与德清县的协作集中体现在数字乡村建设上。

卢书记介绍,数字化项目重点打造了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茭白种植区氨氮、含氧量等指标。同时还对接省农业厅“未来乡村在线”平台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涵盖产业、文化、邻里等九大场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近年来有显著增长,主要依赖物业租金。但文旅产业仍处于免费体验、培育客源的阶段,尚未产生直接收益。村庄面临着典型的老龄化挑战,人口平均年龄偏高,年轻人多在附近工业园就业。卢书记感慨道:“最大瓶颈是人才,大学生即使有保障岗位也难留住。”


03 仙都街道前湖村:环境改善与文旅融合
实践团最后一站来到前湖村,重点了解其与德清合作的山海协作项目。该项目已完成环境整治、道路提升及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核心区域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厉书记表示,今年计划推进水上长廊项目,目前正在招商中,预计建成后可带动民宿经营。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较少,主要来自零售商铺和文旅相关收入。谈及村民受益情况,厉书记表示:“配套设施升级让居住环境更好了,民宿也能多些客源。”

实践团在与前湖村村民交流中,了解到该村存人才流失、缺特色主导产业等问题,村民期盼能借助与德清的山海协作工程,自主开发特色农产品,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04 挑战与展望:山海协作的未来路径

从产业园的企业协作到乡村的数字化与环境治理,此次实践全方位呈现了德清与缙云山海协作的多元场景。企业借助政策杠杆实现梯度发展,村庄通过资源对接补齐民生短板。但人才短缺、产业同质化等挑战仍待破解。
相信随着协作机制不断深化,两地将在优势互补中探索出更具活力的共兴路径,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县域协作的实践范例。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