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之上,人心更暖——遇见任崇静老师
2025-08-30 来源:山东大学 山海情深团队 关注:
2025年8月23日星期六 暴雨
今天我完成了对任崇静老师的采访,42岁的她刚从青海对口支援归来一年。窗外雨声淅沥,我却仿佛被她的叙述带回了那片苍茫高原——她的故事不仅是地域的跨越,更是心灵在极限处的淬炼和绽放。
任老师初到海北职校时,疫情与高原反应如影随形。“头痛欲裂,但网课不能停。”她平静地说起那段艰难开端。然而,更严峻的考验接踵而至。感染新冠后,高原性高血压与青光眼骤然发作。在西海镇简陋的诊所与西宁拥挤的医院辗转之间,她亲身体会了医疗资源的巨大鸿沟。“但真正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人心的温度。”说到这里,她眼中不禁泛起暖意。山东同事寄来的药品包裹沉甸甸,青海领导深夜陪诊的身影历历在目……在被温暖的人的心中,连高原的风雪都融成了暖流。最让她动容的是,归来数月后,手机里仍会跳出青海同事的问候:“任老师,眼睛还疼吗?”——原来物理上的距离并不会带来隔阂,人与人之间竟可以如此温存。
提及家人,这位坚强的教师第一次湿了眼眶。离家时三个稚子尚幼,丈夫因抗疫无法归家,千斤重担落在年迈婆婆肩上。屏幕那端,十岁的大儿子近视度数在网课中飙升200度,小女儿意外骨折的哭声更让她心如刀绞。“妈妈,戴眼镜不丢人,我和爸爸都是你的同款!”儿子稚气的安慰却更让她愧疚不已。但是,恰恰在那些无法拥孩子入怀的夜晚,鲁青两地同事的关怀织成了一张无形的网,稳稳托住了一个母亲飘摇的心。“这愧疚让我更懂珍惜,”她轻声说,“原来最平凡的日常,已是命运莫大的馈赠。”
当话题转向援青工程的意义,她的语调重新昂扬。在海北职校,卫生专业出身的她置身于计算机、畜牧、烹饪等多专业交响中,教育的广度第一次如此鲜活。“他们尊师重道,求知若渴,”她描述当地学生时,眉梢染上温柔笑意。藏历新年酥油茶的醇香里,师生教她绘制唐卡繁复的纹路;开斋节的欢宴上,她则用淄博烧烤的烟火气作为回礼。民族交融的宏大叙事,恰恰藏在这一饮一啄的温暖之中。
而在专业领域,她参与规划的康复辅具实训室已成学生们进步的“摇篮”,他们在省级乃至世界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奖牌的重量,就是高原未来的重量。”
在采访尾声,她托我向所有援青干部转述她自己的心声:“这段岁月必是生命中最深的刻痕。荒原之上,你们用坚守滋养教育绿洲;风霜之中,你们的爱让民族团结的种子破土成林。”
走出采访室,西海镇的寒风似乎仍在耳边呼啸,我的心底却燃着一簇不灭的火焰。任老师用一年时光称量了高原的荒芜与丰饶,苦难与荣光——原来人心最深处的坚韧与暖意,竟也能在看似贫瘠的高原上生根发芽。高原之上,风雪终年刺骨;但人心所燃之火,足以点亮荒原,亦能暖透归途。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