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1 日,“婀娜多姿”文化传承团在德江县稳坪镇铁坑村古戏台,全程参与并体验了一场持续 12 小时的传统傩戏表演。作为铁坑村傩戏班子为祈福丰收举办的 “太平傩” 仪式,这场表演从当日 18 时持续至次日 6 时,涵盖 “开坛”“请神”“娱神”“娱人”“送神” 5 个核心环节,完整呈现了傩堂戏 “人神共娱” 的文化特质。此次沉浸式体验让团队成员跳出文献与展品的局限,亲身感受傩戏在乡村仪式中的真实形态,深刻理解其作为 “活态文化” 的精神内涵与社会功能。
当日 17 时 30 分,团队成员抵达铁坑村古戏台。这座戏台建于清代光绪年间,为砖木结构,台面宽 8 米、深 6 米,台口两侧悬挂木质对联 “借衣冠妆点人间善恶,凭锣鼓宣扬天下是非”,戏台下方的青石板地面因常年踩踏而光滑发亮,周围已聚集了 200 余名村民,大家自带小板凳,有序坐在戏台周围,期待表演开始。18 时整,三声悠长的牛角号划破黄昏的宁静,表演正式拉开帷幕,这是傩戏 “开坛” 仪式的信号。
“开坛” 仪式由掌坛师安永柏主持,他身着暗红色法衣,头戴 “三清法师” 面具,手持师刀与牛角号,带领 8 名弟子缓步走上戏台。戏台中央摆放着一张香案,案上供奉傩公傩婆面具,两侧依次摆放五谷杂粮、酒、肉等供品,供品排列成 “北斗七星” 形状,象征 “上应天象”。安永柏首先点燃三炷香,插入香炉,随后手持师刀顺时针绕香案行走三圈,口中默念《开坛科》口诀,声音低沉而富有韵律;弟子们则分站香案两侧,手持牛皮鼓、铜锣等乐器,按照固定节奏伴奏。仪式进行约 30 分钟后,安永柏取下 “三清法师” 面具,用米酒喷洒戏台四方,象征 “净化场地、请神降临”,此时台下村民纷纷起身,双手合十,神情庄重,部分老年村民还将孩子抱到戏台前,希望得到 “神灵庇佑”。团队成员李丽表示,此前在博物馆了解的 “开坛” 仪式多为文字描述,此次现场体验,才真正感受到仪式中蕴含的宗教庄严与民间信仰,“村民们的虔诚不是刻意表演,而是发自内心的文化认同”。
“请神” 环节结束后,表演进入 “娱神” 与 “娱人” 结合的阶段。19 时 30 分,首出傩戏《关公斩蔡阳》开演,6 名艺人分别扮演关公、蔡阳、刘备等角色,头戴相应傩面具,身着传统戏服。扮演关公的艺人手持木质青龙偃月刀,面具为绿色底、红色纹路,眉眼间刻画威严神态;扮演蔡阳的艺人则头戴黑色面具,面部雕刻獠牙,象征反派角色。表演中,艺人通过夸张的肢体动作与独特的唱腔演绎剧情,虽无字幕,但结合动作与村民的轻声解说,团队成员仍能理解故事梗概。当关公 “斩” 下蔡阳时,台下村民齐声喝彩,孩子们兴奋地模仿关公的持刀动作,现场氛围热烈。21 时许,傩戏《姜女下池》上演,这出戏讲述孟姜女为丈夫送寒衣的故事,艺人用方言演唱凄美的唱段,旋律婉转悠扬,台下部分老年村民跟着哼唱,甚至有人抹起眼泪。村民张大妈解释,这出戏在铁坑村流传了上百年,每逢丰收年景都会表演,“孟姜女的孝顺和忠贞,是我们村里教孩子的榜样”。
子夜时分,表演迎来高潮 ——“上刀山” 绝技展示。戏台中央搭建起一座高 8 米的刀梯,由 12 把锋利的钢刀组成,刀刃朝上,刀梯两侧用红布缠绕。安永柏身着白色法衣,赤脚站在刀梯下方,先向观众展示双手双脚,证明无防护措施,随后闭目默念口诀,双手握住刀梯两侧的刀刃,缓慢向上攀爬。每一步踩下,刀刃与脚掌接触的瞬间,台下观众均屏息凝神,部分村民还高声喊出 “小心”;当安永柏登顶并吹响牛角号时,台下爆发出热烈掌声,村民们纷纷向戏台投掷硬币,象征 “感谢神灵、祈求平安”。团队成员王浩用相机记录下全过程,他表示,虽然知道这是传承多年的绝技,但亲眼看到老人赤脚踩在刀刃上,仍感到震撼,“这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老传承人对傩戏文化的坚守”。
此后,表演持续进行,先后上演《八仙庆寿》《梁山土地》等 8 出傩戏,内容涵盖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既有祈福主题,也有生活趣事。次日凌晨 4 时,表演进入 “送神” 环节,安永柏再次戴上 “三清法师” 面具,带领弟子举行仪式,象征 “送别神灵、仪式圆满”,此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部分村民虽已困倦,但仍坚持到仪式结束。6 时许,表演正式落幕,艺人与村民共同清扫戏台,安永柏将仪式中使用的供品分发给在场村民,象征 “神灵赐福、共享丰收”,团队成员也收到了一小袋五谷杂粮,村民告诉他们,这是 “吉祥的礼物”。
整个体验过程中,团队成员全程参与,不仅观看表演,还在村民的邀请下,参与了 “焚香祈福” 环节,部分成员还尝试学习简单的傩舞步法。队员赵凯在总结中写道:“这场 12 小时的傩戏表演,不是一场单纯的艺术演出,而是铁坑村村民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表达信仰、传承价值观的方式。在这里,傩戏是活着的文化,是连接过去与现在、人与自然的纽带。” 当日 7 时,团队成员与安永柏及傩戏艺人合影,古戏台的晨光中,艺人们卸下傩面具后的朴实笑容,与表演中的神秘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也让团队成员更加深刻地理解:傩戏的魅力,既在于面具与绝技的神秘,更在于传承人与村民共同守护的文化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