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的“生命坐标”:扬州网格员的全天候守护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陈家庄社区)
7:00 温情敲门行动
“李奶奶,今天血压还好吗?”陈家庄社区的网格员叩开独居老人的家门,顺手带走门口的垃圾袋。调查员看到他的手机备忘录里标记着社区23位高龄老人的信息:王爷爷每周三需代购药品,赵阿姨家空调坏了待维修……
“上次暴雨夜,他背着漏水的吴老太转移到社区安置点,自己浑身湿透。”一位社区干部透露。

10:00 商铺安全巡检
“后厨的灭火器指针到红线了,今天必须更换。”网格员指着餐饮店消防器材对老板说。这条商业街的48家店铺,每家都存着他的电话号码。五金店张老板展示手机里的消息记录:“上次台风预警,他半夜还来帮我们加固雨棚。”


15:00 暑期托管课堂
社区服务中心的书法教室内,十余名孩子正跟着志愿者学写毛笔字。阅览室一角,几位老人戴着老花镜翻阅报刊,健身房的按摩椅发出规律的运转声。“以前孩子暑假‘放羊’,现在全天有活动。”带着双胞胎来参加绘画课的刘女士说。调查员统计发现,该社区暑期开设了12类免费课程,服务超300人次。

暑教会结课,而网格里的微光永不熄灭——这或许正是中国式社区治理最动人的底色:用无数平凡的坚守,托起万家灯火的安全与温情